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人文社首開文學跨年直播 名家助陣引千萬人次觀看量

發布時間:2022-01-04 15: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1日電 (記者 應妮)2021年12月31日晚,人民文學出版社首開文學跨年直播的先河,邀請到十八位重量級嘉賓以文學之名相聚,為(wei) 全國讀者呈現了一場長達5個(ge) 小時的“文學·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文學跨年盛典”直播,全網總觀看量突破千萬(wan) 次。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dang) 組書(shu) 記、中國出版傳(chuan) 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誌堅在開啟盛典時說:“今年,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大年,慶祝了它70歲生日;今晚,是一次盛大的聚會(hui) ,開創了文學跨年的先河……我們(men) 都在感受著新時代的蓬勃氣象,我們(men) 胸中鼓蕩著新時代的淩雲(yun) 壯誌。偉(wei) 大時代產(chan) 生偉(wei) 大作品,偉(wei) 大作品反映偉(wei) 大時代。今晚我們(men) 齊聚一堂,體(ti) 會(hui) 當今時代文學之活力、閱讀之美妙。”

  莫言、馮(feng) 驥才、閻晶明、阿來、格非、蘇童、東(dong) 西、董卿、馬未都、葛亮等近50位與(yu) 人文社結緣的“老朋友”都紛紛以視頻的形式為(wei) 全國讀者送出新年祝福。

  文學的力量

  開啟第一個(ge) 話題的四位嘉賓分別是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shu) 長,中國民主促進會(hui) 中央委員會(hui) 副主席、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朱永新,中國作協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評論家李敬澤,作家梁曉聲,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

  “社會(hui) 科學,像曆史、哲學,更多的是靠理性的力量去打動人,文學也有理性,但是理性是用感性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作家把我們(men) 生活的場景用文學的方式呈現出來,所以每個(ge) 人從(cong) 中都可以找到自己或者找到自己周邊的人……所以它的情感性特別強,它的力量在整個(ge) 人文科學裏也有它的獨特性。”朱永新這樣看待文學的力量。

  梁曉聲與(yu) 大家分享了自己是如何由一個(ge) 迫於(yu) 家中壓力的“逃學鬼”,因為(wei) 一篇意外被發表的作文開始走上文學之路的,“作文給了我最初的小孩子的尊嚴(yan) ……為(wei) 了守住這點自信和尊嚴(yan) ,更喜歡寫(xie) 作文,更要求自己把作文寫(xie) 得好一點……所以讀了大量的書(shu) ,這成為(wei) 後來走上文學之路的一個(ge) 營養(yang) ,或者說最初的文學維它命。”

  曹文軒談及文學的力量之一是培養(yang) 悲憫情懷:“思想教育、知識教育、審美教育、情感教育都是教育。而現在的中小學的教育理念裏麵沒有情感教育這個(ge) 維度,麵臨(lin) 這種情況,最好的途徑或者說唯一的途徑就是閱讀文學作品,因為(wei) 文學本來就是感情的產(chan) 物,文學從(cong) 來就是講悲憫精神和悲憫情懷的。”

  李敬澤從(cong) 漢字“文”的意義(yi) 之獨特角度分享文學之重要:“這個(ge) ’文’意味著我們(men) 有想象力,我們(men) 有為(wei) 自己創造一個(ge) 世界的能力,我們(men) 有為(wei) 自己建立一個(ge) 意義(yi) 世界的能力。所以在這個(ge) 意義(yi) 上說,文學確實重要,是因為(wei) 在這個(ge) ’文’中,文學是特別特別基本的,在各個(ge) 文明,文學在大的’文’中是基本的。”

  經典的魅力

  從(cong) 氣象萬(wan) 千的唐詩宋詞到各具魅力的四大名著,從(cong) 文藝複興(xing) 時的莎士比亞(ya) 到20世紀的卡夫卡,經典總能讓我們(men) 沉靜下來,傾(qing) 聽內(nei) 心的聲音。

  中國紅樓夢學會(hui) 會(hui) 長張慶善談起《紅樓夢》的魅力:“有人說像《紅樓夢》這樣的偉(wei) 大文學經典,要像終身戀人一樣伴你終生。《紅樓夢》對很多中國人來講是讀不膩的,它已經超出一般的文學作品和我們(men) 的關(guan) 係,《紅樓夢》似乎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所以才有說不盡的紅樓夢這樣的說法。”

  當被問到當今人們(men) 閱讀經典的意義(yi)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師大學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康震以李白的詩作為(wei) 例獨到解答:“世界上自從(cong) 有了瀑布這種自然現象,就會(hui) 有文學家不停地去寫(xie) 它,但是隻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刷新我們(men) 對瀑布的印象……最傑出的經典文學家會(hui) 刷新你對它的認知,從(cong) 而使你對它產(chan) 生新的情感。”

  北京大學法語係主任、傅雷翻譯出版獎主席董強心中能夠被稱得上經典的文學具有這樣的特質:“我覺得它肯定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ge) 采取獨特的視野,用獨特的文字,給你展開一個(ge) 獨特的世界,有了他以後,你就覺得後來的所有人,出不了他已經打開的那個(ge) 疆域,甚至是在重複他。這樣的人、這樣的作品對我來說是經典。”

  《中國詩詞大會(hui) 》第四季冠軍(jun) 陳更分享了經典文學對於(yu) 她的意義(yi) :“我們(men) 常常說讀史使人明智,而經典就是最溫暖的、最迷人的、最有人情味的曆史……我們(men) 要和整個(ge) 曆史長河裏最優(you) 秀的人交朋友,通過讀經典可以與(yu) 他們(men) 隔紙相望,與(yu) 他們(men) 進行心靈的對話,讓這些經典照耀我們(men) 的心靈……讓自己擺脫俗氣和平庸。”

  在這個(ge) 特殊的日子,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也從(cong) 8000公裏外的法國通過視頻與(yu) 中國讀者見麵。作為(wei) 中法兩(liang) 國作家友誼的見證,康震、董強兩(liang) 位嘉賓在現場向海外友人贈送優(you) 美大氣的中國書(shu) 法作品。

  閱讀的盛宴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李洱分享了最近在讀的清代李伯元所著《南廷筆記》:“它講乾隆皇帝進行殿試的時候出了一個(ge) 題……隻有一個(ge) 考生答對……乾隆批卷的時候說……他舍不得告訴別人,搞得別人都不知道……這個(ge) 人以後當官肯定是刻薄寡恩的人。我們(men) 無法理解聖上的心,但是你可以看到乾隆對人情世故的理解,他有他看問題的角度,非常精彩。”

  北京大學教授、世界傳(chuan) 記研究中心主任趙白生是北大第一位給研究生開設非洲文學專(zhuan) 題研究課的教授,談及2021年“世界文學的非洲年”現象,他說:“為(wei) 什麽(me) 要打通南北?因為(wei) 二十世紀最大的跨文化模式實際上是中西模式,二十一世紀的我們(men) ,貢獻什麽(me) 新東(dong) 西呢?打通南北。這就是學非洲文學和文化的意義(yi) ……我們(men) 談非洲的時候,刻板印象度特別高……但是我想說,南非這個(ge) 國家,5200萬(wan) 人口,一共出了11位諾貝爾獎得主,你能想到嗎?這樣的非洲,你了解嗎……”他還通過大屏幕介紹了五位2021年獲得國際文學大獎的非洲作家。

  著名學者,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文錚帶領大家回顧了但丁與(yu) 中國讀者的淵源:“但丁的《神曲》第一次走進中國人的視野,北大的錢稻孫先生第一個(ge) 翻譯《神曲》……但他是用楚辭體(ti) 翻譯的,發表在當年《小說月報》上,整整一百年。所以今年除了紀念但丁逝世七百周年,還是紀念中國人讀到《神曲》的一百周年。”

  作家、學者止庵向讀者推薦瑞士德語作家、劇作家迪倫(lun) 馬特所著偵(zhen) 探小說集裏的《承諾》(也譯《諾言》):“非常精彩的小說,是關(guan) 於(yu) 人類的一個(ge) 特別重要的事情被他寫(xie) 了——當我們(men) 用心做一件事的時候,可能適得其反,你越努力可能越錯……在我看來,沒有類型文學和純文學這種嚴(yan) 格區分,我覺得這就是非常高級的純文學,非常好看。我喜歡看的書(shu) ,第一是非常好看,第二是看完讓我們(men) 深思。”

  青春的希望

  第四場對談從(cong) 一個(ge) 大開腦洞的即興(xing) 創作遊戲開始。作家、《人民文學》副主編徐則臣根據抽取到的三個(ge) 關(guan) 鍵詞現場創作了一篇精彩的科幻故事:“李白是唐朝人,也死於(yu) 唐朝,他死的時候從(cong) 船上掉下去,在水裏麵淹死的。但是他不知道——他掉進水裏暈暈乎乎,等醒過來的時候,這一年是2122年,他發現他不是在地上,是在空中,是在天宮空間站那樣一個(ge) 地方……”

  作家崔曼莉的即興(xing) 創作則圍繞小王子展開:“……於(yu) 是在這一天,巴黎下著雨,小王子明白一件事情,雖然他沒有喝滿100家咖啡,但是如果你想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即便整個(ge) 地球都不存在,或者已經沒有人再呼應你的時候,你依然可以存在在這裏,因為(wei) 小王子的存在,所以在下雨的巴黎,在地球上還有一個(ge) 咖啡館存在。”

  作家、《當代》副主編石一楓分享了成為(wei) 作家的緣由:“我小時候沒有什麽(me) 職業(ye) 設計,那時候真是一頭霧水,生活都是糊塗的,也沒想到要幹什麽(me) 。當作家是因為(wei) 在雜誌社當編輯,看人家寫(xie) ,有時候跟人家商量怎麽(me) 改,商量久了,我說自己也行,就當作家了,大概就是這樣一個(ge) 過程。”

  這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精心策劃的文學盛宴雖然長達五個(ge) 多小時,但因為(wei) 嘉賓們(men) 妙語連珠又有文學遊戲、多語種朗誦等精彩環節,大家聽文學對談、參與(yu) 互動猜謎、點讚、留言忙得不亦樂(le) 乎,彈幕裏“沒聽夠!”“明年一定要繼續辦!”等喝彩刷不停,人民文學出版社旗下文創品牌“人文之寶”為(wei) 幸運觀眾(zhong) 準備的“新青年·新年禮”禮盒也大受歡迎。在一片文學帶來的,歡樂(le) 祥和、妙趣橫生的氛圍裏話別2021,迎來2022新年的鍾聲。(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