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調查顯示:青海少數民族非遺項目占90%以上

發布時間:2022-01-05 16: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1月4日電 (記者 李江寧)據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4日消息,日前,該廳完成青海省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資源調查。調查顯示,青海省市(州)級和縣(區)級非遺項目為(wei) 補充的四級名錄體(ti) 係基本建立,項目涵蓋非遺十大門類,總體(ti) 布局較為(wei) 合理,少數民族非遺項目占90%以上。

  經調查統計,青海省現有四級非遺名錄2361項,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3160名,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88項(含6項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省級非遺項目238項,市(州)級非遺項目782項,縣(區)級非遺項目1253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88名(已去世16名,現有72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343名(已去世36名,現有307名),市(州)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1163名,縣(區)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1566名。

  此外,青海省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呈現老中青結合的特點;青海省認定的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達244家,其中,國家級42家,省級66家,市(州)級62家,縣(區)級74家,保護單位90%為(wei) 省、市(州)和縣(區)文化館,10%為(wei) 協會(hui) 、企業(ye) 和中藏醫院等,且各級項目保護單位有交叉。除保護單位外,全省設立的非遺展示傳(chuan) 承場所達328家,其中,有各級財政支持的135家,社會(hui) 自籌並投入使用的193家。

  青海省已認定的各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中,青年傳(chuan) 承人(20-35歲)占20%,中年傳(chuan) 承人(35-55歲)占35%,老年傳(chuan) 承人(55歲以上)占45%,較為(wei) 明顯的是國家級、省級傳(chuan) 承人中“老齡化”較為(wei) 嚴(yan) 重,特別是國家級傳(chuan) 承人平均年齡在55歲以上,已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傳(chuan) 承人中分別有16人和36人已去世。

  下一步,青海省將繼續加大非遺保護工作的實施力度,持續做好調查數據的利用與(yu) 研究工作,在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動青海省文化繁榮興(xing) 盛,帶動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戰略實施等方麵發揮非遺的應有作用。(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