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重慶更新城市古樹名木名單 郭沫若詩作《銀杏》原型樹位列其中

發布時間:2022-01-06 17: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1月5日電 (梁欽卿)記者5日在重慶市第五次城市古樹名木普查結果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此次普查出的名木有愛國實業(ye) 家盧作孚先生從(cong) 上海引進的法國梧桐,有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趙世炎栽植的皂莢樹,還有郭沫若先生散文詩《銀杏》的原型樹等。

  2020年12月,重慶市啟動第五次城市古樹名木和古樹後備資源普查工作,曆時一年多時間,普查工作圓滿收官。普查結果顯示,重慶市共有城市古樹名木3572株。其中,一級古樹186株,占古樹總數的5.21%;二級古樹3373株,占古樹總數的94.43%;名木13株,占古樹總數的0.36%。另外,各區縣還上報城市古樹後備資源1843株。

  此次普查發現多個(ge) 重慶市城市古樹之最。如樹齡和胸圍最大的古樹位於(yu) 江津區白沙鎮9號黃葛樹,樹齡達到1000年,胸圍達到10.13米,需要六個(ge) 人才能合抱,其平均冠幅達到29米;最高的古樹位於(yu) 石柱縣楓木鎮的青岡(gang) 樹,樹高32米,樹齡110年,平均冠幅11米;單種數量最多的古樹是重慶的市樹黃葛樹,數量2168株;一級古樹名木最多的區縣是大足區(27株),其次為(wei) 榮昌區(22株)和江津區(20株)。

  重慶市城市管理局黨(dang) 組成員石繼渝說,古樹名木保存了彌足珍貴的物種資源,記錄了大自然的曆史變遷,是自然曆史文化遺產(chan)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生命力的“綠色文物”。保護城市古樹名木,不僅(jin) 是保護城市自然生態,也是保護城市曆史文脈,保護城市滄桑之美,保護城市記憶與(yu) 鄉(xiang) 愁。

  此次普查範圍為(wei) 重慶市各區縣(自治縣)所轄街道、建製鎮的城鎮規劃區。樹齡在300年以上的樹木為(wei) 一級古樹;樹齡在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樹木為(wei) 二級古樹;樹齡在5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樹木為(wei) 古樹後備資源。此外,國內(nei) 外稀有的以及具有曆史價(jia) 值、紀念意義(yi) 、重要科研價(jia) 值的樹木為(wei) 名木。(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