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藏繡緊跟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解說】藏繡,發源於(yu) 公元九世紀,與(yu) 唐卡和堆繡並稱為(wei) 藏傳(chuan) 佛教三大藝術,是中國少數民族傳(chuan) 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繡派係之一。2012年,貴南藏繡被青海省列為(wei)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同期】貴南縣仁青藏文化藝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 拉毛葉忠
我們(men) 的藏繡主要是以民族文化為(wei) 主,繡的作品很多都跟民族文化有關(guan) 。繡的針法疊層繡多一點,疊層繡立體(ti) 感比較強一點。線比蘇州等其他地方用的比較粗一點,我們(men) 這個(ge) 地方比較幹燥,用很細的線的話就比較不容易保存。
【解說】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藏繡不斷吸收中原文化、中西亞(ya) 文化及藏傳(chuan) 佛教文化中的藝術手法,技藝日趨成熟。隨著時代的發展,藏繡也漸漸延伸到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中。
【同期】貴南縣仁青藏文化藝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 拉毛葉忠
以前的話比較多的就是宗教係列的一些圖案,或者是一些作品,那現在的話我們(men) (創作)就生活化,走到每家每戶的這種生活化的一些作品,表現的內(nei) 容更廣泛了。
【解說】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沙溝鄉(xiang) ,幾乎每位婦女都會(hui) 刺藏繡。拉毛葉忠所在的公司雇有繡娘120人,大多是周圍村民,平均月收入在3000—7000元,所繡產(chan) 品一部分在網店銷售,一部分直接銷往博物館、寺院等。
【同期】貴南縣仁青藏文化藝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 拉毛葉忠
作品的話剛開始銷售的也不太好,畢竟我們(men) 自己做的也不那麽(me) 成功,然後這兩(liang) 年或者是這四五年,我們(men) 自己做的作品也是比較成功,大家都比較認可,這樣以後我們(men) 的銷售也是很好的。
記者 張晨 青海貴南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