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盛裝”歸來再出發

發布時間:2022-01-10 15:1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26日,新建成的建築麵積為(wei) 1.58萬(wan) 平方米的濟寧市工人文化宮與(yu) 全市職工“見麵”;12月10日,棗莊市7家工人文化宮集中啟用……捷報頻傳(chuan) ,為(wei) 山東(dong) 省工人文化宮在新時代華麗(li) 轉身、盛裝歸來做了生動注腳。

  在齊魯大地,工人文化宮整體(ti) 涅槃重生,得益於(yu) 山東(dong) 省總工會(hui) 於(yu) 2019年啟動的全省“工人文化宮三年集中整治提升行動”。目前,該行動已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最新數據顯示,全省工人文化宮總數為(wei) 124家,其中新建17家,新增建築麵積46萬(wan) 平方米。省總工會(hui) 為(wei) 此累計投入建設和獎補資金4.56億(yi) 元,撬動多方投入36億(yi) 餘(yu) 元。

  經過三年提檔升級,昔日“破爛差”的全省工人文化宮顏值實現大提升,管理更加科學高效,活動越發豐(feng) 富多樣,成為(wei) 廣大職工溫暖的精神家園和工會(hui) 服務職工的金字招牌。

  破繭

  “很懷念以前在文化宮唱歌、跳舞、看電影、學習(xi) 的日子,這裏承載著我們(men) 這代人的難忘記憶。”出生於(yu) 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重汽工會(hui) 原宣教部長孫衛建感慨連連。

  調查顯示,2017年山東(dong) 全省共有107家工人文化宮,其中36家被出租或承包,27家“無場地、無人員、無活動”。既喪(sang) 失了“文化”功能,也遠離了“工人”這一服務對象,連“宮”也大都成了酒館茶舍甚至一片殘垣斷壁。以滿足職工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為(wei) 應有之義(yi) 的工人文化宮,已經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境地。

  作為(wei) 黨(dang) 聯係群眾(zhong) 的橋梁和紐帶,作為(wei) 職工群眾(zhong) 的“娘家人”,建設好管理好工人文化宮是工會(hui) 義(yi) 不容辭的職責,更是新時期山東(dong) 工會(hui) 順應職工所盼的行動。

  “瞄準目標,一年接著一年幹,不獲全勝決(jue) 不收兵!”麵對全省工人文化宮“積屙纏身”的現實,山東(dong) 省總工會(hui) 黨(dang) 組找準著力點、選準突破口,靶向發力、對症施治,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自2019年到2021年底,山東(dong) 省總工會(hui) 要求全省工人文化宮全部實現“六有”(有場地、有人員、有經費、有製度、有項目、有績效)標準,正常開展“3+X”活動(“3”為(wei) 職工教育培訓類、職工文化活動類、職工體(ti) 育類,“X”為(wei) 職工服務類或依據職能自願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誌願服務活動),一類、二類工人文化宮要占總數一半以上。這項工作還被寫(xie) 入山東(dong) 省第十五次工代會(hui) 報告,納入全省新時代工會(hui) 工作創新發展標準化管理體(ti) 係,連續三年列為(wei) 全省工會(hui) 重點工作。

  省級層麵,工人文化宮整治提升被納入山東(dong) 省政府與(yu) 省總工會(hui) 聯席會(hui) 議議題。山東(dong) 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兼省政協黨(dang) 組副書(shu) 記、省總工會(hui) 主席張江汀,副省長淩文對整治提升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省總工會(hui) 與(yu) 省編辦、財政廳、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全省工人文化宮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把工人文化宮納入地方文化體(ti) 製改革的總體(ti) 規劃,納入地方國民經濟與(yu) 社會(hui) 發展規劃、城鄉(xiang) 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ti) 規劃,納入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總體(ti) 規劃等。全省16市均將此列為(wei) 民心工程、重點工程。省總工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常務副主席劉貴堂多次動員強調,親(qin) 自研究部署,親(qin) 自推動督導。市、縣兩(liang) 級工會(hui) 把集中整治提升行動作為(wei) “一把手”工程來抓,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工作專(zhuan) 班,形成了全省上下“一股繩”、協調聯動“一盤棋”的聚合力。

  為(wei) 做好製度保障,省總工會(hui) 相繼出台了《關(guan) 於(yu) 開展工人文化宮集中整治提升行動的意見》《山東(dong) 省工人文化宮建設項目獎勵補助辦法》《山東(dong) 省縣級工人文化宮公益性服務項目以獎代補實施辦法》,製定了工人文化宮考核評價(jia) 標準、智能節能技術標準和建設項目驗收辦法。

  省總工會(hui) 采取“以建促改”“以獎代補”雙輪驅動保障好建設資金。對按照一類工人文化宮標準建設的項目,根據麵積分別獎勵補助資金300萬(wan) ~500萬(wan) 元,其中市級新建項目超過1萬(wan) 平方米的最高獎補1000萬(wan) 元。對二類、三類標準建設的項目也製定相應的獎勵標準。對縣級工人文化宮,按照評定等次分別給予30萬(wan) 元、20萬(wan) 元、10萬(wan) 元的獎勵。

  工人文化宮整治提升既涉及多年的積弊,又有多方利益的交織,廣大工會(hui) 幹部敢啃硬骨頭,麵對壓力,攻堅克難。山東(dong) 省總工會(hui) 每年開展綜合評定,把結果通報給各市黨(dang) 委;每年開展兩(liang) 次實地觀摩,查找不足、督促整改。

  三年下來,嬗變的不隻是工人文化宮本身,工會(hui) 幹部披荊斬棘、擔當作為(wei) 的精氣神也得到顯著提振。德州市總工會(hui) 原經審委主任杜萍退休時自豪地說:“這是我一生中幹得最有意義(yi) 的一件事。”

  三年整治,浴火重生。目前,63家上了整改“名單”的山東(dong) 工人文化宮全部達標過關(guan) ,其中27家曾經“無人員、無場地、無活動”的工人文化宮通過新建或置換,已滿血複活;36家出租、承包出去的已全部收回改擴建。全省共收回外租和承包房產(chan) 麵積86889平方米,收回被占房產(chan) 麵積26061平方米,新增麵積46萬(wan) 平方米,基本夯實全省“一縣一宮”陣地格局。

  “回家”

  從(cong) 職工視野中“消失”的工人文化宮回歸了;昔日的“破爛差”成了現在的“高大上”。工人文化宮大都地處城區黃金地段,加上新功能炫目多樣,更加“自帶光芒”,把職工的心一下子點“亮”了——久違的“他們(men) ”,今朝雀躍而“歸”!

  “去年就聽說有個(ge) 五一廣場,能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讀書(shu) 、參加興(xing) 趣班,熱鬧著呢,原來就是從(cong) 前的濟南第二工人文化宮啊!”正在廣場放風箏的濟南風機廠退休職工黃師傅高興(xing) 地說。

  如今,新建的濟南市五一廣場成了濟南市天橋區的閃亮地標。省總工會(hui) 聯合濟南市總工會(hui) 高標準改造“一樓、兩(liang) 場、兩(liang) 館、五中心”,即職工綜合培訓樓,職工劇場(院)、五一廣場,職工綜合健身館、職工展覽館、省市工會(hui) 融媒體(ti) 中心、省市工人文化宮指揮中心、職工文化藝術中心、職工教育培訓中心、新時代職工文明實踐中心,總占地麵積79126.5平方米,其中室外活動場地16880平方米。

  青島市勞模工匠展示館建成運行以來,線上線下參觀人數達9萬(wan) 餘(yu) 人、參觀單位310餘(yu) 家;市工人運動紀念館自4月底運行以來,已接待參觀86批次、2520人次;工人劇場迄今共開展各類文化藝術活動90餘(yu) 場次;“勞動者之歌·共同的家園”3年開展公益演出260場,服務職工37萬(wan) 餘(yu) 人次。

  濱州市工人文化宮選聘112名一技之長者組成“百師誌願團”,設立12個(ge) 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目前累計開辦31類173個(ge) 公益性培訓班,培養(yang) 文藝骨幹1000餘(yu) 名,培訓職工6295人。學員張占春創作的《偉(wei) 大的祖國已進入全麵小康》榮獲全國歌曲征集活動銀獎,李剛的《大河天韻》榮獲2021年全國藝術攝影大賽金獎……

  數字最有說服力——2021年以來,全省各級工人文化宮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活動1060餘(yu) 場,覆蓋職工56萬(wan) 人次;開展各類文化文藝活動1476場次,參與(yu) 職工達96萬(wan) 人次,開展棋牌、球類等活動1756場次,參與(yu) 職工32萬(wan) 人次;開展各類培訓4900餘(yu) 場次,覆蓋職工85萬(wan) 餘(yu) 人次。

  工人文化宮,再度成為(wei) 職工群眾(zhong) 心馳神往的“學校”和“樂(le) 園”。

  賦能

  牆內(nei) 牆外綻放,雲(yun) 下雲(yun) 上精彩。

  “經老師講解,我對三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後將通過傳(chuan) 、幫、帶的方式,培養(yang) 更多的勞模工匠!”這是全國勞動模範、“大國工匠”、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管延安最近參加完青島市工人文化宮賦能培訓班後的感言。

  青島有197.4萬(wan) 名產(chan) 業(ye) 工人。圍繞建設工匠之城、工業(ye) 互聯網之都,市總工會(hui) 依托市工人文化宮打造了全國首個(ge) 集賦能中心、賦能研究院、技能實訓基地、工匠學院為(wei) 一體(ti) 的職工賦能平台,開設勞模群英會(hui) 、工匠大本營、創客酷空間、健康指導館、家庭成長台5大賦能板塊,和婚戀指導站、媽媽小屋、子女托管驛站、健康大講堂4大關(guan) 愛陣地,讓職工天天賦能、全員賦能。自2020年7月成立以來,開展線下賦能服務活動141場次,服務職工16700人次,線上服務400841人次,綜合滿意度達96.87%。

  2020年,山東(dong) 省總工會(hui) 以濟南為(wei) 試點,探索依托工人文化宮開展一線職工“求學圓夢行動”,先後有3000名職工接受學曆提升教育。2021年這一行動已在全省鋪開。在省市工人文化宮開設全省運營中心,各級工人文化宮開設服務站點,職工可就近報名,工會(hui) 計劃補助一線職工1萬(wan) 人,每人補助不少於(yu) 1000元。

  “不僅(jin) 有花藝、泥塑,還有儀(yi) 態形體(ti) 、心理輔導等課程,太實用了!”煙台市工人文化宮的“公益樂(le) 學”職工大講堂,為(wei) 職工開啟業(ye) 餘(yu) 生活“新模式”。

  淄博市工人文化宮每年定期開展“職工大舞台”、“周末大舞台”、職工文化藝術節等文化活動60餘(yu) 場,觀眾(zhong) 每年達10萬(wan) 人次。

  濱州市工人文化宮打造“濱工學堂”服務品牌,設置培訓項目31個(ge) ,累計開設173個(ge) 班次,培訓職工6295人。

  華麗(li) 轉身的山東(dong) 省各級工人文化宮,是新形勢下重塑工會(hui) 優(you) 勢鍛“長板”、豐(feng) 富職工生活補“短板”、引領職工文化育“新板”的再出發。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0日 04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