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國家植物園 讓保護體係更完整

發布時間:2022-01-10 15:52: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國務院日前批複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標誌著我國國家植物園體(ti) 係建設進入新階段。

  為(wei) 什麽(me) 要建設國家植物園?首個(ge) 由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植物園選址在北京,有怎樣的考量?未來將如何推進國家植物園體(ti) 係建設?記者采訪了國家林草局有關(guan) 負責人和相關(guan) 專(zhuan) 家。

  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係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men) 所有的衣食住行,都與(yu) 植物息息相關(guan) 。尤其是野生植物,不僅(jin) 守護著健康穩定的生態係統,也守護著寶貴的遺傳(chuan) 多樣性。也正因此,保護植物資源及其多樣性已經成為(wei) 國家發展的戰略選擇。

  強化植物遷地保護,維護植物多樣性

  我國是世界上植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國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6萬(wan) 餘(yu) 種。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類活動加劇,生境破壞、過度開發、氣候變化、外來物種入侵、自身繁殖受限等原因導致許多野生植物野外生存受到嚴(yan) 重威脅,甚至瀕臨(lin) 滅絕。

  就地保護、遷地保護是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重要措施。“如果植物生境被破壞甚至不複存在、生存繁衍受到嚴(yan) 重威脅,就需要遷出原地,移入植物園等地進行保護和管理。”北京林業(ye) 大學生態與(yu) 自然保護學院教授張誌翔表示,就地保護是最為(wei) 有效的一項措施,遷地保護則是拯救可能滅絕生物的最後機會(hui) 。一般情況下,當物種種群數量極低,或物種原有生存環境被破壞甚至不複存在時,遷地保護就成為(wei) 保護物種的重要手段。

  植物園是實施遷地保護的主要場所。我國現有植物園(樹木園)近200個(ge) ,遷地保護植物2.3萬(wan) 餘(yu) 種,占本土植物種類的60%。長期以來,植物園在維護植物多樣性等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依托科研力量,統籌發揮多種功能

  為(wei) 何國家植物園在北京設立?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曾任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總工程師的龍春林認為(wei) ,要實現對我國植物最高效的遷地保護,頂尖科研人才和高端科研平台是重要條件。

  此次批複在北京設立的國家植物園,規劃總麵積近600公頃,分南、北兩(liang) 園,在現有北京植物園的基礎上,通過擴容提升,統籌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植物園。國家林草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依托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建設的南園以科研實驗為(wei) 主,側(ce) 重於(yu) 植物基礎科學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植物資源利用核心技術研發;依托北京市建設的北園以遷地收集、科普、展示為(wei) 主,側(ce) 重植物應用研究、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園藝植物收集展示、園林園藝技術研究及培訓等。

  這個(ge) 國家植物園現有遷地保護植物1.5萬(wan) 種,是全國唯一擁有世界三大溫室旗艦物種的植物園。同時,擁有全國最強植物科研團隊,建有2個(ge) 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ge) 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和1個(ge)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以及1座亞(ya) 洲最大的植物標本館,館藏標本280多萬(wan) 份,是國際知名的綜合性植物科學研究機構。

  北京林業(ye) 大學生態與(yu) 自然保護學院教授李俊清表示,國家植物園很重要的一個(ge) 功能,是科學研究和教育。研究物種進化、生命起源、物種種間關(guan) 係,藥材、糧食和水果品種的改良,園林花卉的開發等,都離不開有大量物種的植物園。比如一個(ge) 類群或者一個(ge) 複雜進化關(guan) 係的物種,隻有在比較大的植物園中,係統把這些植物保護下來,才能繼續做深入研究。

  北京的地理位置具備建立國家植物園的優(you) 勢。李俊清表示,北京氣候適宜,還有很多濕地,溫帶、亞(ya) 熱帶甚至熱帶地區的植物,耐寒耐旱的植物、濕地植物等都可在此生長。從(cong) 人文條件講,中科院植物所有頂尖的國內(nei) 植物研究科研力量,同時,南北植物園結合建立國家植物園,可以作為(wei) 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展覽展示的中心。

  整合資源,將有效實現我國植物多樣性保護全覆蓋和可持續利用

  當前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對野生植物的就地保護邁出重要步伐。而建立以國家植物園體(ti) 係為(wei) 引領的植物遷地保護網絡,可與(yu) 就地保護體(ti) 係有機銜接、相互補充,將有效實現中國植物多樣性保護全覆蓋和可持續利用。

  據悉,國家林草局已牽頭啟動國家植物園體(ti) 係規劃,按照成熟一個(ge) 設立一個(ge) 的原則,分區域穩步推進國家植物園體(ti) 係建設。

  國家林草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建設國家植物園體(ti) 係將在充分整合利用現有植物園資源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我國氣候帶與(yu) 典型植被區劃特點、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現有植物園綜合實力等因素,科學合理規劃國家植物園空間布局,采取整合與(yu) 新建相結合的方式,穩步構建以代表典型氣候帶和典型植被特征區域國家植物園為(wei) 主體(ti) 的國家植物園體(ti) 係,逐步實現我國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得到遷地保護的目標。

  此外,專(zhuan) 家建議,在建設好國家植物園的同時,還需要推進相關(guan) 工作,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促進科技支撐、健全管理體(ti) 製等,加強野生植物的就地保護,促進就地保護與(yu) 遷地保護的協同,使得更多的瀕危物種擺脫滅絕危險,保障生態安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進步。(綜合本報記者寇江澤、新華社記者胡璐報道)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