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堅持嚴的主基調 持續深入正風肅紀反腐

發布時間:2022-01-18 16: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1月15日,生動講述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推進反腐鬥爭(zheng) 故事的五集電視專(zhuan) 題片《零容忍》剛一播出,就引發輿論關(guan) 注。有評論指出,專(zhuan) 題片中的案例“彰顯了我們(men) 黨(dang) 直麵病灶、刮骨療毒的勇氣,讓人民群眾(zhong) 看到了黨(dang) 中央將反腐敗鬥爭(zheng) 進行到底的堅定決(jue) 心”。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腐敗水火不容。一年來,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堅定不移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一體(ti)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始終堅持嚴(yan) 的主基調,持續深入正風肅紀反腐,深化標本兼治,將好傳(chuan) 統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反腐敗鬥爭(zheng) 壓倒性勝利全麵鞏固。

  嚴(yan) 糾“四風” 新風正氣更加充盈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2021年11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情況。數據顯示,11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024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6483人。

  這也是月報數據連續第99個(ge) 月對外公布,釋放出堅決(jue) 防反彈回潮、防隱形變異、防疲勞厭戰,縱深推進糾治“四風”的強烈信號。

  不管是持續公布月報數據,還是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加大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力度,都體(ti) 現了嚴(yan) 的主基調,進一步放大了警示震懾效應。

  一年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把糾治“四風”貫穿黨(dang) 風政風監督、監督監察、審查調查、巡視巡察等各個(ge) 方麵。據統計,2021年1月至11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共查處“四風”問題9.1萬(wan) 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3.1萬(wan) 人。

  ——緊扣“國之大者”,靶向糾治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中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圍繞“三新一高”,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強化政治監督,嚴(yan) 查“包裝式”“灑水式”“一刀切式”等落實行為(wei) ,著力防治違規上馬“兩(liang) 高”項目,不顧實際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營商環境評估搞形式主義(yi) 等問題。

  ——堅持嚴(yan) 字當頭,對享樂(le) 奢靡問題露頭就打。緊盯違規吃喝、違規收送名貴特產(chan) 和禮品禮金等易發多發問題,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大力糾治,密切關(guan) 注嚴(yan) 肅查處隱形變異問題,加強和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及時防範和糾治高價(jia) 月餅、蟹卡蟹券等背後的“四風”苗頭性問題。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深入整治群眾(zhong) 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為(wei) 促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機銜接,部署開展過渡期專(zhuan) 項監督,加強對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jue) 糾治鬆勁懈怠、措施不實以及公共基礎設施“中看不中用”等現象。

  不正之風與(yu) 腐敗問題同根同源、互為(wei) 表裏,紀檢監察機關(guan) 深化風腐問題認識、保持高度警覺,一體(ti) 發現、加強治理、寸步不讓。

  2021年12月2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10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通報曝光,其中包括5起中管幹部風腐一體(ti) 的嚴(yan) 重違紀違法案件,又一次彰顯鐵八條“鐵”的威力。

  人們(men) 感受到,紀檢監察機關(guan) 以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與(yu) 時俱進糾“四風”樹新風,讓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更加充盈。

  嚴(yan) 懲腐敗,彰顯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堅定決(jue) 心

  2021年12月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江蘇省委原副書(shu) 記張敬華涉嫌嚴(yan) 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日,該網站發布了甘榮坤、楊福林兩(liang) 名中管幹部受到黨(dang) 紀政務處分的通報。

  每次發布這樣的信息,都會(hui) 引發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傳(chuan) 遞了人民群眾(zhong) 對反腐倡廉的殷切期待,彰顯了黨(dang) 中央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堅定決(jue) 心。據統計,2021年有25名中管幹部被查,有30名中管幹部受到黨(dang) 紀政務處分。

  正風肅紀反腐,打“虎”、拍“蠅”、獵狐,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在一刻不停中深入推進。紀檢監察機關(guan) 堅持從(cong) 政治上看反腐敗鬥爭(zheng) ,嚴(yan) 肅查處一批對黨(dang) 不忠誠不老實的兩(liang) 麵人;聚焦“關(guan) 鍵少數”,加大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的查處力度;刀刃向內(nei) 、自我淨化,持續整治“燈下黑”。

  同時,緊盯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開展審查調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加大對政法係統腐敗懲治力度,緊扣暴露出來的深層次問題,堅持全鏈條發力、全係統整治;一體(ti) 推進懲治金融腐敗和防控金融風險,深化國企反腐敗工作,深挖徹查“影子公司”“影子股東(dong) ”等隱性腐敗;深化人防和供銷係統腐敗治理、煤炭資源領域腐敗專(zhuan) 項整治等。

  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是堅定不移深化反腐敗鬥爭(zheng) ,一體(ti)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必然要求。2021年9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會(hui) 同有關(guan) 單位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意見》,對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作出部署。

  該《意見》堅決(jue) 查處行賄行為(wei) ,重點查處多次行賄、巨額行賄、向多人行賄以及在組織人事、執紀執法司法、生態環保、財政金融、養(yang) 老社保、教育醫療等領域行賄的行為(wei) ,推行行賄人“黑名單”製度,多措並舉(ju) 提高打擊行賄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2021年12月9日,潛逃境外20年的“百名紅通人員”程三昌貪汙案公開開庭審理。該案是我國首起適用刑事缺席審判程序審理的外逃被告人貪汙案,也成為(wei) 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追逃追贓和法治建設的標誌性案件。

  海外不是法外,有逃必追、一追到底。2021年1月至11月,“天網2021”行動共追回外逃人員1114人,其中“紅通人員”16人、監察對象297人,追回贓款161.39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倍。

  嚴(yan) 密製度,標本兼治深入推進

  製度具有根本性、長期性、連續性、穩定性。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從(cong) 嚴(yan) 必有法度。

  2021年6月,《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從(cong) 製度機製上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這是我們(men) 黨(dang) 針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製定的首個(ge) 專(zhuan) 門文件。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過多種方式,對紀檢監察機關(guan) 貫徹《意見》作出部署安排,重點強化對貫徹執行民主集中製、依規依法履職用權、廉潔自律等情況的監督,促進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以身作則、擔好責任。各地著力完善對各級“一把手”監督製度和領導班子內(nei) 部監督製度,綜合運用談話提醒、抽查核實等舉(ju) 措,在具體(ti) 化常態化上下功夫。

  據統計,2021年1月至10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guan) 共約談領導班子成員、重點崗位人員74.2萬(wan) 人次;立案審查調查縣處級以上“一把手”5756人。

  與(yu) 時俱進推進製度建設和製度創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紀律檢查委員會(hui) 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實施條例》……一係列法規製度把一體(ti)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部署要求、經驗做法固化為(wei) 法規製度,為(wei) 實現係統施治、標本兼治提供製度支持,提高了監督執紀執法工作精準性、實效性。

  深化標本兼治,堅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認真做好“後半篇文章”,以問題推動查補漏洞、以案件促進整改整治、以典型的人和事開展警示教育,把查辦案件、加強教育、完善製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

  北京市紀委監委通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隨後相關(guan) 係統召開專(zhuan) 題民主生活會(hui) ,要求領導班子成員深刻汲取教訓,切實履行“一崗雙責”,並舉(ju) 辦廉政大講堂以案釋紀說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委監委製定深化作風建設開展優(you) 化營商環境專(zhuan) 項治理實施方案,督促有關(guan) 部門出台完善係列配套製度……

  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各級紀委監委始終堅持嚴(yan) 的主基調,保持壓倒性力量常在、保持強大勢能常在,堅定不移將反腐敗鬥爭(zheng) 進行到底。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8日 05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