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央企應在綠色發展上做表率

發布時間:2022-01-19 15:47: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作者:曲豔明

  中央第六、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最近分別向中國有色集團、中國黃金集團反饋督察情況,加上此前幾批次,已累計對6家中央企業(ye) 開展督察。通過梳理發現,反饋情況中指出的一些問題普遍存在,包括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主體(ti) 責任落實不力、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等。

  央企是國民經濟發展重要支柱,也是行業(ye) 標杆企業(ye) ,理應在綠色發展方麵起到帶頭作用。通過幾輪督察,問題症結已浮出水麵。下一步,需要央企積極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抓好督察整改落實,積極做出表率,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爭(zheng) 做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表率。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生態文明的科學指引和強大思想武器。作為(wei) 中央管理的企業(ye) ,要在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方麵走在前、做表率,用實際行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

  爭(zheng) 做推動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表率。資料顯示,“十三五”期間,央企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364項,占到全國同類獲獎總數的38%;投入研發資金3.4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的1/4。可見,央企是踐行創新發展新理念、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部署的骨幹力量。創新永遠在路上,央企要在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發力。比如,資源型企業(ye) 不可因資源價(jia) 格高企、掙錢快而忽略創新。下遊企業(ye) 不可因效益不好、利潤少而回避創新。要以創新推動技術裝備水平升級轉型,推動能源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大力推行綠色製造,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ti) 係。

  爭(zheng) 做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的表率。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減汙降碳既是今後在國際競爭(zheng) 市場的通行證,也是企業(ye) 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應帶頭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率先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製製度,健全碳排放源統計調查、核算核查、監管製度。嚴(yan) 把“兩(liang) 高”項目準入關(guan) 口,嚴(yan) 格落實汙染物排放區域削減要求,對不符合規定的項目堅決(jue) 停批停建。積極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促進碳排放和汙染物排放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爭(zheng) 做全麵履行生態環保主體(ti) 責任的表率。在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中,企業(ye) 履行主體(ti) 責任是關(guan) 鍵環節。央企應帶頭全麵實施排汙許可管理製度、環評製度,加強環境治理責任製度建設,加強全過程管理,減少汙染物排放。重點排汙企業(ye) 要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並確保正常運行,堅決(jue) 杜絕治理效果和監測數據造假。公開主要汙染物名稱、排放方式、執行標準以及汙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並對信息真實性負責,上市公司還應帶頭遵循國家有關(guan) 信息披露的規定。

  爭(zheng) 做化解環境風險隱患的表率。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當前在部分企業(ye) ,超標排汙、汙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等問題時有發生,對生態環境帶來風險隱患。應構建全過程、多層級生態環境風險防範體(ti) 係,全麵排查整治礦山、尾礦庫、危險廢物、重金屬等環境風險隱患,從(cong) 源頭上最大程度降低環境風險隱患。同時,加強環境應急措施和應急物資準備,確保環境風險可防可控。(曲豔明)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