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開卷數據看2021年圖書零售

發布時間:2022-01-20 11:11:00來源: 光明網

  新年伊始,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2021年圖書(shu) 零售市場數據解讀報告。

  主題出版推高實體(ti) 書(shu) 店增速

  2021年圖書(shu) 零售市場同比上升1.65%,尚未恢複到疫前水平。網店渠道增速明顯放緩,同比增長1%,碼洋規模為(wei) 774.8億(yi) 元;實體(ti) 店渠道受主題出版圖書(shu) 帶動,同比上升了4.09%,碼洋規模為(wei) 212億(yi) 元。

  從(cong) 細分市場來看,除社科和生活休閑類,圖書(shu) 零售市場其餘(yu) 門類碼洋比重均同比下降。

  受黨(dang) 史相關(guan) 圖書(shu) 帶動,學術文化類同比上升超20%。可喜的是,文學類市場恢複正向增長,同比上升了4.6%,主要是因為(wei) 名家新作和網文紙書(shu) 帶動。銷量在100萬(wan) 以上的頭部圖書(shu) 品種從(cong) 1種增加至3種。網文紙書(shu) 近年表現突出,在虛構類銷量前100名中,網文紙書(shu) 占據31個(ge) 席位;在虛構新書(shu) 銷量前100中,網文紙書(shu) 占據63個(ge) 席位。

  2021年,少兒(er) 類圖書(shu) 雖仍是碼洋比重最大的類別,卻同比微降0.1%。少兒(er) 科普百科憑借短視頻電商的助力趕超少兒(er) 文學,成為(wei) 少兒(er) 第一大細分類。

  經典圖書(shu) 占據頭部製高點

  2021年,銷量前1%的圖書(shu) 品種為(wei) 圖書(shu) 零售市場貢獻了近60%的碼洋,漫畫知識、網文紙書(shu) 和經典係列圖書(shu) 是主流熱點。

  非虛構類銷量前100名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排在第一位,《三體(ti) 》三部曲穩坐前3位,餘(yu) 華新作《文城》排在第10名,張嘉佳新作《天堂旅行團》排在第11名,說明頭部圖書(shu) 仍由經典圖書(shu) 和學生推薦讀物占據。前100名中有6種是2021年上市新書(shu) ,除了“半小時漫畫”係列和“如果曆史是一群喵”係列新作外,還有楊天真的《把自己當回事兒(er) 》、李玫瑾的《心理撫養(yang) 》、從(cong) “得到”APP中走出的《劉擎西方現代思想講義(yi) 》和主題出版類《在峽江的轉彎處:陳行甲人生筆記》。

  少兒(er) 類銷量前100以經典童書(shu) 和係列為(wei) 主,《青銅葵花(新版)》《窗邊的小豆豆(2018版)》和《米小圈腦筋急轉彎—機靈小神童》排在前3名。少兒(er) 科普百科主要聚焦在學曆史、國家、地理、物理、動物等人文科普和自然科普。

  中國出版集團、人民出版社和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居出版集團、出版社和出版公司層麵實銷碼洋首位,是2021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出版商。

  圖書(shu) 銷售渠道更加多元

  從(cong) 開卷監測數據看,2021年,傳(chuan) 統渠道依然是圖書(shu) 銷售主要陣地,無論是實體(ti) 店還是平台電商和自營及其他電商,品種規模都在100萬(wan) 以上,短視頻電商規模是3萬(wan) 多種。圖書(shu) 銷售渠道呈現多元化格局,圖書(shu) 銷售多渠道兼顧,上遊單位和下遊讀者之間連接鏈路也更加多元和簡短。線上渠道占比仍接近80%,短視頻頭部主播直播帶貨,使線上銷售向實體(ti) 店特有的體(ti) 驗感又靠近了一步。

  圖書(shu) 零售市場一直是個(ge) 低集中度市場,不同渠道中出版單位競爭(zheng) 激烈,大出版社總盤穩固,小出版社通過新渠道出圈。

  據CNNIC發布,2020年底,短視頻的用戶規模達到了8.7億(yi) 人。2021年,通過短視頻電商,一些老書(shu) 再迎銷售小高峰;有些新書(shu) 持續銷售或通過短視頻引爆後,銷售轉移到平台和自營及其他電商中,使得出版單位開始正視這個(ge) 圖書(shu) 營銷渠道。但必須看到,靠全網最低價(jia) 起家的短視頻電商平台折扣最低,會(hui) 給出版單位的內(nei) 容生產(chan) 帶來較大傷(shang) 害。(本報記者 張稚丹)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