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晚馬上40年,我們看著看著就長大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30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 央視虎年春晚腳步越來越近,人們(men) 的期待與(yu) 熱情也早已被點燃。
央視春晚今年將迎來40周年。關(guan) 於(yu) 它,你有哪些珍貴記憶?
節目能點播!春晚早就很時髦了
1983年,中央電視台成功舉(ju) 辦了首屆現場直播形式的春節聯歡晚會(hui) 。王景愚、劉曉慶、薑昆、馬季組成那屆春晚的“主持天團”。
首屆央視春晚相當新潮,十分注重與(yu) 觀眾(zhong) 互動。比如,節目組現場準備了四台電話,隨時接聽觀眾(zhong) 來電,還能點播。
《拜年歌》《春之歌》《鄉(xiang) 戀》《知音》……四部電話當時很快被觀眾(zhong) “打爆”。後有觀點認為(wei) ,那場晚會(hui) 開創了太多“第一次”,堪稱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yi) 的演出。
在此後幾十年中,春晚的舞台上出現過很多優(you) 秀藝術家的身影。比如“大器晚成”的趙麗(li) 蓉。
1989年春晚,趙麗(li) 蓉和侯耀文合作小品《英雄母親(qin) 的一天》,台風自然幽默,“司馬光砸光”讓人笑得肚子疼。
之後,趙麗(li) 蓉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如此包裝》《打工奇遇》《功夫令》……很多小品都笑料不斷又發人深省,人們(men) 也因此記住了這位一臉和善的老太太。
問問你,金曲與(yu) 金句能想到啥?
曆年央視春晚還有過不少的流行曲和金句。
1984年春晚,一首《我的中國心》火遍大江南北。演唱者張明敏身著西裝,搭配灰色圍巾,那句“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蕩氣回腸。
1998年春晚,王菲與(yu) 那英合唱《相約一九九八》,配合默契,成就了經典之作。2018年,她們(men) 再次春晚同台,攜手演唱《歲月》,又引發了一波“回憶殺”。
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也總是金句頻出,搞笑卻不流於(yu) 俗套:“點頭yes,搖頭no”“宇宙宇宙,香煙新秀;曆史悠久,技術一流”……
“春季裏開花十四五六,六月六看穀秀,春打六九頭,這麽(me) 包裝簡直太難受……”如果當時有熱搜榜,這段唐山口音的RAP,多半位列其中。
通過《懶漢相親(qin) 》裏的“俺叫魏淑芬”,許多人認識了宋丹丹;陳佩斯的“到了舞台上那還得看誰有戲!”以及朱時茂的“這個(ge) 主角啊,不是誰都能演的”,讓小品《主角和與(yu) 配角》成功出圈。
時尚弄潮兒(er) ,你跟著追過那些同款嗎?
春晚還經常引領時尚潮流,按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帶貨”能力相當不錯!
1988年,毛阿敏登上春晚舞台,憑借歌曲《思念》爆紅。經典的黃色墊肩裙、幹練的短發……當時的裝扮被人不斷模仿。
到2020年,在小品《婆婆媽媽》中的張小斐,又貢獻了“粉色毛衣”的熱搜。
春晚裏不斷出現的時尚符號,可以算是“審美變遷”的見證了。
這項“年俗”傳(chuan) 遞了愛與(yu) 力量
從(cong) 1983年至今,雜技、魔術、戲曲、歌舞……春晚總能給人們(men) 帶來歡樂(le) 。
對很多人來說,“看春晚”早已成為(wei) 一項“年俗”。除了帶給人們(men) 歡笑以外,它也是一個(ge) 傳(chuan) 遞愛與(yu) 力量的舞台。
2005年春晚,《千手觀音》驚豔世界。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以高超的舞蹈技藝,通過精彩絕倫(lun) 的表演,表達出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意像之美、哲學之美。
還有個(ge) 節目不得不提。值得注意的是,它也是一個(ge) 沒有彩排過的節目。
2020年春晚,節目單上臨(lin) 時增加了由白岩鬆、水均益、康輝等6位知名主持人帶來的情景報告節目《愛是橋梁》。
舞台上,他們(men) 向奮戰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們(men) 致敬,內(nei) 容令無數人淚目。
春晚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回憶,同時也見證了無數演員、歌手的成長。
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如今的春晚融入了更多的高科技等元素,多年來與(yu) 之相伴的歡聲笑語和感動也時常被提及,曆曆如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