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山西“曬寶”五年考古成果涵蓋人類文明發展史

發布時間:2022-01-30 10: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1月29日電 (記者 胡健)“考古的溫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29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文廟開展,387件套出土文物將曆史縱軸從(cong) 240萬(wan) 年前的西侯度遺址拉至明清時期,涵蓋了整個(ge) 人類文明史。

  展覽中,民眾(zhong) 可以看到早期智人的生活場景以及東(dong) 亞(ya) 現代人本土起源的新證據;可以看到距今7000-3300年間,繅絲(si) 養(yang) 蠶、穀物釀酒、彩陶藝術、高原建築、采銅冶煉的片段;可以看到中華早期國家向大一統帝國演進,山西曆經晚商方國對峙、晉國霸業(ye) 輝煌,再到秦皇漢武天下一統的曆史脈絡。

  這些考古發現,完整闡釋了山西全境中原化的曆程,也向民眾(zhong) 概括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表示,本次展覽呈現了過去五年,山西考古工作者在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化進程等考古研究方麵的新認識,將考古人的田野、讀書(shu) 、情感、生活展現給民眾(zhong) ,使嚴(yan) 肅的考古學有高度也有溫度。

  此次展覽從(cong) 風餐露宿、跋山涉水、青燈黃卷的山西考古工作者的工作場景為(wei) 開端,設置延伸了曆史軸線,增強了曆史信度,豐(feng) 富了曆史內(nei) 涵,活化了曆史場景四個(ge) 單元,並以多元化的陳展方式呈現考古溫度。

  2016年至2020年,山西省共推進228項田野發掘工作,揭露麵積達21萬(wan) 平方米。五年來,山西考古人員共完成3000餘(yu) 件青銅器、牙骨角器、玉石器及陶瓷器的修複。

  本次展覽由山西考古博物館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山西博物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雲(yun) 岡(gang) 研究院、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山西大學曆史文化學院、臨(lin) 汾市博物館等多家在晉承擔相關(guan) 文物考古的科研機構協辦。(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