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人“下鄉”學文化
今年春節,記者在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金龜村看到:過去,當地原住村民學文化得進城裏的書(shu) 店或圖書(shu) 館;如今,這個(ge) 村反倒把周邊的城裏人吸引過來了。他們(men) 來金龜村不是為(wei) 了看風景,而是來看書(shu) 學文化。
這一鮮明反差,源於(yu) 金龜村的自然書(shu) 房。
金龜村依山傍水,綠樹成蔭,是深圳保留下來為(wei) 數不多的客家村落之一。因倚靠的大山形似金龜,故取名金龜村。
近年來,坪山區依托區圖書(shu) 館,以“館店一體(ti) ”模式探索公共閱讀空間服務下沉,讓大部分“城市書(shu) 房”選址在偏遠古村落,主打當地的客家文化、人文社科等閱讀體(ti) 驗。
作為(wei) 坪山9家“城市書(shu) 房”之一,金龜自然書(shu) 房應運而生。
金龜自然書(shu) 房由老舊房屋改造而成,麵積342平方米,外牆由黃白兩(liang) 色粉刷。它把“零廢棄”和“自然好書(shu) ”相結合,設有室內(nei) 閱讀區、室外活動區、沙龍區等功能區,還兼有自然圖書(shu) 閱讀、美術創作、學術討論、活動交流等公共文化服務功能。
大年初四,陽光透過玻璃屋頂,灑滿金龜自然書(shu) 房。偌大的書(shu) 房裏,各類書(shu) 籍擺放得錯落有致。店長沈龍已備好紙張、畫筆、參考書(shu) 籍等,靜待十幾組家庭學員前來參加親(qin) 子閱讀、水彩繪畫活動。這些家庭有的來自附近街道,有的遠道駕車而來。
家住深圳中心區福田的四年級小朋友劉子涵告訴記者,他和爸媽一早就趕過來了。“去年暑假我和媽媽也來過這裏,因為(wei) 這裏的書(shu) 很有意思,講到了自然界的各種動物和植物,對我開闊視野有很大幫助。”
與(yu) 其他書(shu) 房不同的是,金龜自然書(shu) 房結合自然主題開展“星空夜讀”讀書(shu) 會(hui) 、自然科普講座、手工親(qin) 子體(ti) 驗等豐(feng) 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書(shu) 房旁還有一條依山而建、長約1公裏的自然教育步道,既滿足小讀者的閱讀體(ti) 驗,又給家長們(men) 提供舒適的讀書(shu) 環境。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歡這裏,每次過來至少要待上一天。不同於(yu) 城裏的書(shu) 房,金龜村有自然帶來的那種親(qin) 切和愉悅感。”一名正在翻閱書(shu) 籍的家長說。
距離深圳中心區約50公裏,金龜村曾經近桃源而遠人文,如今因有了“深圳最美書(shu) 店”而讀者盈門。
兩(liang) 年來,金龜村接待讀書(shu) 愛好者2萬(wan) 餘(yu) 人,開展各類活動百餘(yu) 場。
對於(yu) 金龜村來說,自然書(shu) 房不僅(jin) 帶來了人氣,也改變了當地風氣。“享受到改革開放的紅利,我們(men) 原住村民大多成了房東(dong) ,家裏富裕了,人也閑下來了,有些居民曾沉迷於(yu) 打麻將等休閑娛樂(le) ,且煙酒不離。”金龜村居民曾豔坦言,如今書(shu) 桌多了,牌桌明顯少了。
“今天在金龜村,如果可以選擇鄰居的話,我相信很多人願意選擇書(shu) 房。”曾豔笑著說。
(記者周科、印朋)新華社深圳2月5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