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冰絲帶”“小紅人”……聊聊冬奧裏藏著的中華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2-02-09 16:31:00來源: 光明網

  冰雪運動,最初是人類為(wei) 生存而創造的、利用大自然冰天雪地惡劣氣候條件為(wei) 自身服務的活動,它隨冰雪地區人類的生活、勞動逐漸發展起來,並世代傳(chuan) 承。

  作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林繼富

  北京2022冬奧會(hui) 是世界的大會(hui) ,也傳(chuan) 承和弘揚了中華傳(chuan) 統冰雪運動的文化基因。這些藏在冬奧裏的傳(chuan) 統文化,你了解嗎?

  “冰絲(si) 帶”背後的古“絲(si) 國”

  國家速滑館為(wei) 何被稱作“冰絲(si) 帶”?原來,在西漢時期,中國被稱作“絲(si) 國”,從(cong) 絲(si) 綢之路開始,中國絲(si) 織品大批運往國外,開啟了東(dong) 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絲(si) 綢之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國的繁榮。

  來到速滑館,運動員在高速冰道滑行時,帶出的軌跡如同條條絲(si) 帶;而場館外牆也有由玻璃製作的22道裝飾條,所有絲(si) 帶表麵都有冰片般的圖層,陽光下閃閃發亮!

  充滿獨特東(dong) 方浪漫的“冰絲(si) 帶”,由此而來。

 

  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吉祥物“冰墩墩”與(yu) “雪容融”

  大熊貓與(yu) 紅燈籠

  北京冬奧會(hui) 的吉祥物叫“冰墩墩”,它的原型就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冰墩墩”的名稱,包含中國傳(chuan) 統取名習(xi) 慣,以“墩墩”語音疊字強調可愛、可親(qin) ,它代表健康和敦厚,象征運動員強健體(ti) 魄、堅韌意誌和鼓舞人心的奧林匹克精神。

  它的好朋友是“雪容融”,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吉祥物。今年的冬奧會(hui) 恰逢壬寅虎年,融入中國剪紙藝術、燈籠元素的“雪容融”,寄托了人們(men) 團圓、喜慶、溫暖、幸福的心願。

  墨韻與(yu) 篆刻的精華

  北京冬奧會(hui) 體(ti) 育圖標稱為(wei) “小紅人”,是書(shu) 法與(yu) 篆刻相融相生的結合。中國文字在秦漢時期主要以大篆和小篆為(wei) 主,字體(ti) 本身是象形文字,神似冰雪運動員的體(ti) 態。30枚冬奧會(hui) 體(ti) 育圖標均以中國漢字為(wei) 靈感,用篆刻藝術呈現。體(ti) 育圖標的主色調與(yu) 傳(chuan) 統印泥的“朱砂色”一脈相承。

  北京冬奧會(hui) 會(hui) 徽“冬夢”的“冬”以中國書(shu) 法為(wei) 主體(ti) ,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則藝術地展現滑冰、滑雪運動員的颯爽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

  開幕式的中國智慧

  “二十四節氣”凝聚了中國人觀察自然的智慧,也體(ti) 現了中國農(nong) 耕文化傳(chuan) 統精髓,蘊含了中國人的價(jia) 值觀、生命觀和宇宙觀。北京冬奧會(hui) 的開幕時間定在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立春,並且在開幕式以“立春”為(wei) 主題,以充滿綠色的表演和天空綻放的“立春”焰火,寓意萬(wan) 物生長、生機勃發的新的開始。

  “天人合一”的哲思

  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火炬“飛揚”的設計核心理念取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此外,“飛揚”還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的“祥雲(yun) ”火炬具有一定的傳(chuan) 承性。

  北京冬奧會(hui) 製服裝備的外觀設計的靈感源於(yu) 中國傳(chuan) 統山水畫與(yu) 京張賽區山形、長城形態,以及《千裏江山圖》的高度融合,基於(yu)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將服裝顏色、線條與(yu) 中國水墨畫的特別韻味有機結合,將中國傳(chuan) 統美學精髓和冰雪運動的動感韻律巧妙結合,充滿了中國式的人文關(guan) 懷。

  奧運精神與(yu) 中國傳(chuan) 統理念相合

  奧運會(hui) 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zheng) ”,其目的是促進各國運動員,以及運動員背後的國家、人民之間的了解,為(wei) 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而中國“美美與(yu) 共”的傳(chuan) 統理念正與(yu) 奧林匹克精神相合。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和諧,當然也包括“和而不同”。我們(men) 追求和諧,但又承認差異,在求同存異的過程中實現社會(hui) 的良性運轉。

  關(guan) 於(yu) 奧運精神,最為(wei) 耳熟能詳的便是:“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與(yu) “重在參與(yu) ”,強調競爭(zheng) 、拚搏和強調集體(ti) 、團隊、團結精神。二者看似矛盾,實則統一。在奧林匹克大家庭中,各國運動員通過競爭(zheng) 達到廣泛參與(yu) 、互相聯係和交融團結的目標。奧林匹克在競爭(zheng) 中求聯係的精神,無疑與(yu) 中華文化的“和而不同”相通。

  在《體(ti) 育頌》中,顧拜旦重申他的理想:“啊,體(ti) 育,你就是美麗(li) !你塑造的人體(ti) 變得高尚還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恥的欲望引向墮落,還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這與(yu) 中華文化倡導的理念高度契合——助力於(yu) 培養(yang) 君子人格及人的社會(hui) 責任感。

  (整理 光明網 董大正)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