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鄉村振興 多地發布鄉村產業發展規劃
天津市、青海省等多地近期陸續發布現存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聚焦優(you) 勢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一、二、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等重點內(nei) 容,多措並舉(ju) 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
青海省近日發布了其首個(ge)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計劃到2025年,高原特色種養(yang) 業(ye) 優(you) 勢更加凸顯,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鄉(xiang) 村鄉(xiang) 土特色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基本構建,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屆時,青海省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鄉(xiang) 村就業(ye) 結構更加優(you) 化,農(nong) 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生態青海、綠色農(nong) 牧”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天津市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也強調要推動產(chan) 城融合、產(chan) 村融合發展。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nong) 田100萬(wan) 畝(mu) ,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保持在223萬(wan) 噸左右。一、二、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肉、蛋、奶、魚、菜、果等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保障能力繼續提高。計劃到2025年,天津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收入將達到1600億(yi) 元,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將達到72%,休閑農(nong) 業(ye) 年接待人次將達到2000萬(wan) 人次,休閑農(nong) 業(ye) 年綜合營業(ye) 收入將達到50億(yi) 元,“津農(nong) 精品”品牌數量將增加到200個(ge) 。
重慶、江蘇等地也陸續發布了相關(guan) 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采取多項措施促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穩步推進,重點推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產(chan) 體(ti) 係、經營體(ti) 係建設等。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打造重點領域產(chan) 業(ye) 集群是加快落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點。而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將進一步提高農(nong) 業(ye) 的增值空間。
產(chan) 業(ye) 旺則鄉(xiang) 村興(xing) 。根據此前印發的《全國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0-2025年)》,到2025年,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健全完備,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鄉(xiang) 村就業(ye) 結構更加優(you) 化,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高,農(nong) 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內(nei) 生動力持續增強。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表示,未來要加大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幫扶力度,重點發展一批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並進一步推進編製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chan) 銷有效銜接、培育壯大經營主體(ti)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聚焦短板、明確重點,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李誌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