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食補宜辛甘少鹹酸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春,蠢也,動而生也。”在節氣中,“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意味著閉藏的冬天結束了,充滿活力的春天即將開始。春季五行屬木,肝為(wei) 主髒,肝喜條達,此時草木需要雨露的滋潤,才能返青生長。我們(men) 的身體(ti) 也一樣,為(wei) 了肝氣的生發、條達,也需要水分的滋潤。
春捂養(yang) 陽益處多
“立春意味著冬春交替,氣溫逐漸升高、回暖,陽氣生發,所以養(yang) 生要逐漸從(cong) 秋冬養(yang) 陰過渡到春夏養(yang) 陽。”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主任醫師李劍平解釋,“百姓常說春捂秋凍是對的,這個(ge) 時候再捂一捂很有必要。雖然立春後,有早春的氣息,但對於(yu) 我國絕大部分地區而言,立春隻是進入春天的節奏,離氣象學意義(yi) 上的春天還有一段時間,此時晝夜溫差大,尤其是早上的陽氣還很弱,所以防寒保暖對養(yang) 陽來說至關(guan) 重要。”
“需提醒大家的是,這時不要因為(wei) 一點點熱,就忙著減衣,特別是不要在出汗後立刻脫衣服。”李劍平說,和陽氣生發一起的,還有我們(men) 人體(ti) 皮毛的開泄,風為(wei) 陽邪,多風的春季容易使外邪侵犯人體(ti) ,發生呼吸道疾病或腹痛、腹瀉等病,所以這個(ge) 時節,增減衣服應該適當,切勿要風度不要溫度。
注意養(yang) 肝,遠離壞情緒
《黃帝內(nei) 經》有雲(yun)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wan) 物以榮,夜臥早起,此春氣之應,養(yang) 生之道也。”“立春以後日照漸長,在起居方麵應順應日照變化早睡早起,以利陽氣生發。人體(ti) 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克服倦怠懶睡的習(xi) 慣,適當早睡早起,增加室外活動,舒展形體(ti) ,暢通血脈,以助生發之氣。”山東(dong) 省濟寧市中醫院主任醫師王樂(le) 榮介紹,中醫認為(wei) ,春屬木,與(yu) 肝相應,所以春季養(yang) 生主要是護肝養(yang) 肝,而養(yang) 肝重在早睡早起。現代醫學證實,睡眠時進入肝髒的血流量增多,有利於(yu) 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並加快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yang) 物質的代謝,從(cong) 而維持機體(ti) 內(nei) 環境穩定。
“人們(men) 的精神調攝也要順應春季自然界蓬勃向上的生機,順應春季肝氣升發的特性,使氣血和暢。”王樂(le) 榮說,肝主情誌,因此護肝需從(cong) 心情和情緒著手,養(yang) 肝的關(guan) 鍵就是要保持情緒樂(le) 觀,不宜過於(yu) 激動、興(xing) 奮,防止躁動,利於(yu) 疏肝理氣。比如春遊、踏青、放風箏等都是舒緩緊張情緒的不錯方式。
“初春天氣逐漸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要做好防病保健工作。”王樂(le) 榮提醒,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過敏性哮喘等,因此對於(yu) 有肝炎、過敏性哮喘等病的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注意調養(yang) 預防。為(wei) 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在日常預防措施中,首先要注意個(ge) 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chuan) 染源;其次可以常開窗,使室內(nei) 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另外需加強鍛煉,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ti) 質,但不宜劇烈運動,大汗淋漓,可以適量做些輕緩的鍛煉,比如散步、瑜伽、太極等。
養(yang) 肝護脾,飲食宜少酸多甘
“立春後,人體(ti) 氣血活動加強,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陽氣向上升發、向外疏散,肝氣逐漸旺盛,脾胃相對虛弱,加之春季多風,風邪侵襲人體(ti) ,容易出現春燥。”北京老年醫院副主任醫師李金輝介紹,此時飲食無須大量進補,應五味調和,少鹹酸,適辛甘,溫潤為(wei) 主,以疏肝氣、實脾胃、養(yang) 陽氣,具體(ti) 來說——
減少鹹味攝入,尤其是嚴(yan) 格控製食鹽用量。鹹味入腎,吃鹽過多,易傷(shang) 腎氣,不利於(yu) 保養(yang) 陽氣。從(cong) 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春季也是高血壓的高發季節,吃鹽過多,會(hui) 引起血壓升高。
減少酸味攝入,酸味入肝,春季酸味不宜多吃。因為(wei) 酸味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yu) 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
適度進食辛甘發散之品。辛甘發散之品有助於(yu) 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比如香菜、韭菜、大蔥、蘿卜、豆豉、花生等,但過於(yu) 辛辣之物不宜多吃。另外,柔肝養(yang) 肝、疏肝理氣健脾的中草藥如枸杞子、茯苓、薏苡仁、大棗、鬱金、元胡、陳皮等,可用於(yu) 配方藥膳,以達到很好的食療效果。
“向大家推薦兩(liang) 款春季養(yang) 肝藥膳,有養(yang) 肝護肝的功效。”李金輝介紹——
炒合菜。原料:粉絲(si) 、綠豆芽、菠菜、韭菜、雞蛋、鹽、醬油等適量。做法:豆芽洗淨,焯水,過涼水,控幹;雞蛋炒熟備用,韭菜洗淨,切斷;粉絲(si) 泡軟;鍋中放油,放入薑片煸炒,放入豆芽、蔥花、雞蛋、韭菜、粉絲(si) 、鹽、生抽,煸炒片刻,放入雞精出鍋即可。炒合菜中葷素搭配,營養(yang) 均衡豐(feng) 富,具有溫中行氣、補養(yang) 氣血,滋陰潤燥,健脾和胃、養(yang) 心安神多重功效。是立春時節老少皆宜的菜肴。
韭菜蝦仁。原料:蝦仁、韭菜、雞蛋,菜油、醬油、澱粉、精鹽等適量。做法:雞蛋、澱粉拌勻蝦仁,熱油翻炒,後入韭菜,精鹽、醬油調味。它具有溫補陽氣,健胃消食之功效,符合“春夏養(yang) 陽”之道,適宜於(yu) 春季升發陽氣,脾胃虛弱,飲食不佳者可經常食用。
“春季還適宜飲茶,有助消化、清腸胃、解熱毒的功效。”李金輝說,除了藥膳,春季適當飲用香氣濃鬱的花茶、紅茶、烏(wu) 龍茶等,可以起到祛邪散寒、疏肝理氣、升發陽氣的作用。選用合適的中藥材適量代茶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般代茶飲的中藥,每次選用5g~10g,開水衝(chong) 泡,每日飲用3~5杯即可。”李金輝介紹,這時喝以下兩(liang) 款代茶飲好處多——
枸杞玫瑰花茶。10粒枸杞,5朵玫瑰花,將準備好的玫瑰花、枸杞投入到杯中,注入開水,然後等待3~5分鍾,待溫度適口即可品飲。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肺經,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溫,可疏肝理氣解鬱、活血散瘀、調經止痛,有鎮靜、抗抑鬱的功效。此時飲用枸杞子玫瑰花茶,既可以滋補肝腎,又可以疏肝氣,升發陽氣,有利於(yu) 調節內(nei) 分泌,改善精神狀態。抑鬱、失眠者尤宜。
茯苓陳皮茶。茯苓5g,陳皮2g,茉莉花茶3g,茯苓、陳皮洗淨,浸透,放入水鍋中,先煎20分鍾,再衝(chong) 泡茶葉5分鍾後代茶頻飲。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溫胃散寒、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春季肝氣旺,脾胃功能受到抑製,常見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痰濕重等情況均可飲用此茶。(記者 陳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