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 :剪紙剪出了新生活
【中國好手藝 】
剪紙剪出了新生活
講述人:寧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伏兆娥
逢年過節、嫁娶祝壽,都少不了剪窗花喜帖討彩。
一把剪刀、一張紙,這手藝看起來簡單,其實大有學問,講究心手合一、眼到手到、萬(wan) 剪不斷。就拿這幅《和諧一家親(qin) 》來說,20米的長卷裏,有黃河水車、大漠孤煙、黃土窯洞、西部影城,六盤山……這些寧夏元素符號,我不用描樣子,一把剪刀一氣嗬成。
硬功夫可不是一天練出來的。20年前,我迷上了剪人物肖像,為(wei) 了琢磨透四大名著的人物形象,書(shu) 就讀了幾十遍。我按神仙、凡人、妖怪分類,剪出《西遊記》裏112個(ge) 形象突出的人物,還有《水滸傳(chuan) 》一百零八將。幾十年來,過手的人物肖像不下10萬(wan) 個(ge) 。
一紙一故事。剪紙代代傳(chuan) 承,不變的是材料和技法,變的是內(nei) 容。老一輩兒(er) 手裏,都是些花鳥魚蟲、福祿壽喜,“孔雀戲牡丹、老婆愛老漢”。到我這兒(er) ,剪紙緊跟時代變化有了新表達,這就是寓意。
你看這幅《紅船精神指引航程》,每一種元素都有好寓意。都說共產(chan) 黨(dang) 是咱老百姓的“孺子牛”,作品主體(ti) 就是這頭站在車輪上的牛。牛頭上大大的“福”字、牛身上的年年有“魚”、頭頂的清正“蓮”潔、肚子上的紅船,這些元素合起來,講的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人民謀幸福的故事。
女兒(er) 大學畢業(ye) 後,和我一起傳(chuan) 承剪紙事業(ye) 。今年春節,她把剪紙與(yu) 二維動畫結合,拍出了剪紙動畫片《中國年》,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傳(chuan) 播到了世界各地。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3日 01版)
總策劃:楊穀
監製:張寧 廖慧
統籌:李方舟 李宜蒙
誦讀:白冰
動畫:張悅鑫
視覺設計:孔鵬
采訪: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張文攀
製作:光明網新聞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