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新書《人居北京》還原首鋼園前世今生
中新網北京2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北京首鋼滑雪大跳台,蘇翊鳴和穀愛淩都在這裏拿到了冬奧會(hui) 金牌。和滑雪大跳台一起“火”的還有選手們(men) 瀟灑騰空動作的背景——工業(ye) 氣息滿滿的首鋼園冷卻塔。
關(guan) 於(yu) 滑雪大跳台和首鋼冷卻塔的來龍去脈,都可以在中國文物學會(hui) 會(hui) 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曾任北京市城市規劃委員會(hui) 主任的注冊(ce) 規劃師單霽翔最新著作《人居北京:喚醒工業(ye) 遺產(chan) 》中找到答案。
滑雪大跳台位於(yu) 首鋼園區北區,是在首鋼園區原有的電廠冷卻塔基礎上加建的比賽場所,在滑雪大跳台南側(ce) 是首鋼原氧氣廠區域,包括5.6萬(wan) 平方米獨棟辦公空間、包含1.7萬(wan) 平方米演播廳的商業(ye) 配套。滑雪大跳台不僅(jin) 是工業(ye) 遺存和體(ti) 育產(chan) 業(ye) 的巧妙融合,在北京冬奧會(hui) 後也將成為(wei) 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繼續發揮作用。
為(wei) 什麽(me) 冬奧會(hui) 與(yu) 首鋼結緣?單霽翔在書(shu) 中寫(xie) 道,“看似偶然性的背後,有著必然性的因素。近年來,中國城市不斷通過大型活動來推動城市發展進程,例如,2008年北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hui) 、2010年廣州亞(ya) 運會(hui) 、2014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2016年杭州二十國(G20)集團領導人峰會(hui) 、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hui) 、2018年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等先後在我國舉(ju) 辦,都有效推進了所在城市的整體(ti) 麵貌和服務水平。”
在這本書(shu) 的上篇中,單霽翔結合自己幾十年工作中多次對首鋼的調研,詳細講述了首鋼從(cong) 鋼鐵工業(ye) 龍頭轉型為(wei) 具有鮮明特色的多功能文化園區,並變身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組織委員會(hui) 辦公區及冬奧會(hui) 比賽場地之一的“冰與(yu) 火之歌”。
轉型後的首鋼園不僅(jin) 是有高爐的老廠,更是一處古風與(yu) 工業(ye) 風結合、新容與(yu) 舊址融合的酷炫打卡地,一座美麗(li) 的生態公園。古色古香的牌樓、風光秀麗(li) 的群明湖、園內(nei) “古跡眾(zhong) 多”的石景山,還有那秀池中成群暢遊的錦鯉……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群暢遊著錦鯉的秀池下,是3200平方米的下沉式環形水下展廳,以及能存放800多輛機動車的地下車庫。這是一個(ge) 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性再利用複興(xing) 實踐的成功案例。
書(shu) 中,單霽翔與(yu) 首鋼園項目規劃師在園區漫遊,帶領讀者身臨(lin) 其境感受陳舊的筒倉(cang) 等設施是怎樣變身為(wei) 具有“國際化、工業(ye) 範、中國風”的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場地,三高爐是如何舉(ju) 辦個(ge) 性十足的秀展,以及飛躍著年輕人競技滑板的首鋼極限公園經曆了怎樣的蝶變……
該書(shu) 的下篇,單霽翔以《我是規劃師》節目組的幾次探訪為(wei) 切入點,講述751工業(ye) 遺產(chan) 轉型為(wei) 北京城市東(dong) 區文創聚集地的故事。他將現實探訪與(yu) 理念溯源相交織,帶領讀者進入了穿越時空之旅,回顧了國際上的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發展曆程,講述了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性再利用的中國城市故事。
單霽翔表示,人居環境的守護和營造是城市發展中的重要課題,也為(wei) 係列書(shu) 的書(shu) 名提供了靈感。首都北京生活著千萬(wan) 人,“建設一個(ge) 什麽(me) 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不僅(jin) 僅(jin) 是麵向規劃界提出的問題,更是麵向每一個(ge) 在首都的奮鬥者而提出的問題。
“對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的認識需要一個(ge) 過程,隻有讓人們(men) 感受到工業(ye) 遺產(chan)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意義(yi) ,才能使這項工作逐漸得到社會(hui) 民眾(zhong) 的理解和支持,從(cong) 而讓民眾(zhong) 成為(wei) 保護工業(ye) 遺產(chan) 的主要力量。”他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