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後:哪些新措施保障學習質量
光明日報記者 李玉蘭(lan)
2022年春季學期開學在即,教育部15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2022年度基礎教育重點工作任務。“雙減”在現有成效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向縱深突破,成為(wei) 普遍關(guan) 注的熱點。
提高作業(ye) 的針對性有效性
作業(ye) 一直都是減負話題的核心關(guan) 注點,為(wei) 鞏固“雙減”效果,2022年度教育部對如何布置作業(ye) 提出更高要求。
“要提高作業(ye) 設計水平。在壓總量、控時間的基礎上,注重調結構、提質量。進一步提升教師作業(ye) 設計能力水平,提高作業(ye) 的針對性有效性。”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
實際上,“雙減”實施以來,如何高質量、靈活地布置作業(ye) ,早已成為(wei) 學校著力研究的方向。
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主任王攀介紹,“雙減”實施以來,西城區開展了作業(ye) 質量的提升工程。以課後服務時段的作業(ye) 完成率、作業(ye) 的彈性和個(ge) 性為(wei) 著力點,撬動“雙減”向縱深發展,成效不錯。“下一步,將繼續以單元和知識領域為(wei) 基本單位,梳理知識圖譜,再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來進行作業(ye) 的分層分類設計。”
天津市和平區嶽陽道小學校長褚新紅介紹,該校已經開展了“科學有效作業(ye) 設計”主題教學研究活動,還把學生學習(xi) 中的共性問題和拓展性難點問題,錄製成“微課膠囊”,供學生選擇。
作業(ye) 壓總量、控時間隻是表麵,如何實現高質量、有效果才是關(guan) 鍵。因此,提高課後服務水平,營造家庭、學校、社會(hui) 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成為(wei) 必然。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來講,作業(ye) 設計可以視為(wei) 撬動“雙減”向縱深突破的第一個(ge) 支點。
呂玉剛說:“提高課後服務水平,在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上突破,都是202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引入第三方跟蹤評價(jia) 效果質量
負擔減輕了,但是萬(wan) 一學生沒學會(hui) 怎麽(me) 辦?這是廣大家長麵對“雙減”問得最多的一句話。
“為(wei) 了更加客觀地了解各地各校‘雙減’落實情況,教育部也將委托第三方開展獨立調查,進行跟蹤評價(jia)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東(dong) 斌說。
引入第三方評價(jia) ,同時實施基礎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在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上取得突破。這些,都是2022年基礎教育領域重點工作,不過,當前最重要的仍然是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師能力。
“減負是治標,目的是提質,促進基礎教育回歸育人的本質,促進學生全麵健康發展。”朱東(dong) 斌說,“在保障學生的學習(xi) 效果和質量方麵,首先應將重點放在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上。要求教師精準分析教情學情,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日常作業(ye) 、期末考試、學業(ye) 質量監測等途徑,逐一分析每個(ge) 學生的學習(xi) 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輔導答疑和拓展提高工作。其次要提高教師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切實提高教師的‘六種能力’,包括教師育德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作業(ye) 與(yu) 考試命題設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課後服務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導能力。”
此外,教育部同時要求各地各校做好教學質量監測,並將“雙減”工作成效納入學校辦學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
“今年教育部將專(zhuan) 門召開一次推進中考命題工作的會(hui) 議,對進一步提高中考命題質量進行重點部署。要推動落實幼兒(er) 園、義(yi) 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質量評價(jia) 指南,切實發揮質量評價(jia) 的導向作用。去年這一年,我們(men) 花了很大的力氣對整個(ge) 基礎教育的質量評價(jia) 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我們(men) 要切實發揮好這三個(ge) 指南的引領作用,構建以推進素質教育為(wei) 導向的科學的評價(jia) 體(ti) 係。”呂玉剛說。
家校溝通有力推動“雙減”
“學校在開學後,要召開一次專(zhuan) 題家長會(hui) ,全麵介紹去年秋季學期學校落實‘雙減’工作的成效和情況,特別是教育教學質量保障的情況。”呂玉剛說。
“雙減”推進以來,家校溝通話題被提及的次數明顯增多。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家校之間的溝通多數是“家長反映情況,老師布置任務”,缺乏對共同育人深入的探討和設計。高等師範教育中也缺少家校共育、作業(ye) 設計、課後服務管理等方麵的課程。麵對“雙減”,部分家長不理解,不敢減,或者不想減。就覺得學校不讓報班,不明白“雙減”是為(wei) 了孩子更好地成長,也不清楚自己應在“雙減”中承擔什麽(me) 樣的角色。
因此,“積極開展家校溝通”成為(wei) “雙減”向縱深突破的另一個(ge) 重點。
實際上,“雙減”效果比較好的學校,家校溝通也是相對比較深入的。天津嶽陽道小學將科學延展、綜合實踐、德育、“愛的陪伴”家長課程融合在一起,打破課上課下、校內(nei) 校外的壁壘,使學習(xi) 與(yu) 實踐、體(ti) 驗與(yu) 探索緊密結合,全校課後服務學生參與(yu) 率達100%,家長滿意率超過99%。北京市西城區上學期通過區家長學校網上課堂推送“國家和北京市‘雙減’政策分析”“家校社聯動做好生命守望者”等課程,就“雙減”政策進行深度解讀。區內(nei) 各學校召開以規範辦學行為(wei) 、減輕學生負擔為(wei) 主題的家長會(hui) 、家長沙龍等係列活動,包括“家長課堂”“誌願者”,走進校園,增進家長對“雙減”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最終有力推動了“雙減”。
呂玉剛說:“經過2021年秋季學期的工作,教育觀念發生了積極轉變。廣大家長逐步樹立‘健康第一’的育兒(er) 理念,更加關(guan) 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我們(men) 要積極聽取家長對本學期進一步做好‘雙減’工作的意見建議,切實增強家校協同工作的合力,進一步增強做好‘雙減’工作的信心。”
(光明日報北京2月15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6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