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經濟日報評論員:夯實築牢工業“壓艙石”

發布時間:2022-02-16 11:13:00來源: 經濟日報

  2022年,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國經濟發展承壓而行。工業(ye) 是國民經濟的主體(ti) 和增長引擎,工業(ye) 穩則經濟穩。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就要充分發揮工業(ye) 的“壓艙石”作用,把工業(ye) 穩增長放在重要位置,著力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促進工業(ye) 經濟平穩運行提質增效。

  2021年,盡管麵臨(lin) 嚴(yan) 峻複雜的經濟形勢,我國工業(ye) 經濟仍呈持續恢複增長態勢,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6%,兩(liang) 年平均增長6.1%,為(wei) 宏觀經濟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產(chan) 業(ye) 鏈韌性穩步提升,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增長,中小企業(ye) 紓困解難發力增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高質量發展內(nei) 生動力進一步增強,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工業(ye) 經濟發展成績來之不易,未來更應清醒研判。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全球疫情起伏反複,世界經濟複蘇動能減弱,我國製造業(ye) 發展麵臨(lin)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ti) 雙重擠壓,競爭(zheng) 加劇。從(cong) 供給和需求看,消費受疫情影響麵臨(lin) 較大約束,原材料價(jia) 格持續上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仍然存在一些堵點、卡點,安全穩定風險增多,中小微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較大,工業(ye) 經濟下行壓力凸顯。在此背景下,工業(ye) 穩增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穩工業(ye) ,有信心更要有定力。我國是世界上工業(ye) 體(ti) 係最健全的國家,製造業(ye) 增加值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不僅(jin) 如此,我國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有力有效,工業(ye) 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同時,我們(men) 有信心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以穩為(wei) 前提,在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取得積極突破,推動工業(ye) 經濟提質增效,發揮好工業(ye) 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的“壓艙石”作用。

  穩工業(ye) ,要穩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要持續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zheng) 力。一方麵,大力鍛造長板,鞏固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領先地位,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推進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全球布局,掌握產(chan) 業(ye) 發展主動權;另一方麵,著力補齊短板,深入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在關(guan) 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nei) 生產(chan) 供應體(ti) 係,確保在關(guan) 鍵時刻“不掉鏈子”。

  穩工業(ye) ,要著力穩企業(ye) 。企業(ye) 強,產(chan) 業(ye) 才能強,經濟才能穩。要堅持紓困解難強幫扶與(yu) 支持創新促升級兩(liang) 手抓,推動延續階段性惠企政策,強化對中小企業(ye) 的精準支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ti) 的發展活力和內(nei) 生動力。擴大“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數量和範圍,培育更多中小企業(ye) 成長為(wei) 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jun) ”或“配套專(zhuan) 家”,引導更多大企業(ye) 為(wei) “小巨人”企業(ye) 開放市場,支持更多中小企業(ye) 進入龍頭企業(ye) 供應鏈,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打造更多動力源。(經濟日報評論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