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陳露:家庭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發布時間:2022-02-18 17:2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陳露(花滑運動員)

  家庭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笙

  1998年長野冬奧會(hui) 上,在《梁祝》的旋律裏,身著深紫色“考斯騰”的陳露宛如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用優(you) 美的舞姿詮釋著這段中國傳(chuan) 統愛情故事。憑借這段表演,“冰上蝴蝶”陳露再次為(wei) 祖國獲得了冬奧獎牌,為(wei) 她的職業(ye) 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陳露說,“我在花滑上取得的成就,和家庭帶給我的影響是息息相關(guan) 的。”

  陳露生於(yu) 一個(ge) 體(ti) 育家庭,父親(qin) 曾是國家冰球隊隊長,母親(qin) 是乒乓球運動員。談起成為(wei) 一名花樣滑冰運動員的契機,陳露說:“那是我4歲的時候,父親(qin) 帶著我和兩(liang) 個(ge) 姐姐一起去室外冰場滑冰。我第一次滑冰,就迷戀上了在冰麵上那種自由的感覺。後來,我對滑冰越來越著迷,母親(qin) 就將我送到了體(ti) 校受訓。”

  當時的訓練條件是異常艱苦的。與(yu) 如今的室內(nei) 冰場相比,幼時的陳露隻能在室外冰場訓練。“在東(dong) 北,半夜氣溫都能低至零下四十多度。花滑比較小眾(zhong) ,能排上冰場訓練都要到後半夜。在父親(qin) 不上班的時候,他會(hui) 帶著我去附近的植物園找一塊結冰的湖麵。用笤帚簡單清理一下冰麵,就是一個(ge) 簡易的練習(xi) 冰場。”為(wei) 了女兒(er) 能夠得到科學、安全的訓練,陳露的父親(qin) 借閱了大量關(guan) 於(yu) 花樣滑冰的書(shu) 籍。陳露說,“和很多職業(ye) 運動員相比,我的傷(shang) 病算是非常少的了。父親(qin) 給了我非常好的保護。”

  家庭,一直是陳露背後最堅強的後盾。“到後來,我開始出國比賽,我父親(qin) 還是會(hui) 給我翻閱資料,幫我分析對手的情況。”陳露的父親(qin) 為(wei) 她製作了一本手冊(ce) ,從(cong) 每位參賽運動員的身高、體(ti) 重、擅長的技巧等,與(yu) 陳露做一個(ge) 全麵的對比。“父親(qin) 查到的,幾乎都是外語資料。他就對照字典逐字進行翻譯。”陳露說,“長野冬奧會(hui) 是我職業(ye) 生涯參加的最後一場冬奧會(hui) ,我整個(ge) 人的狀態其實並不好。但父親(qin) 對我非常有信心,他告訴我,就按訓練時的正常水平去發揮,絕對沒問題。”最終,陳露在長野冬奧會(hui) 上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退役後的陳露堅信,比賽不是花滑唯一的舞台。如今,陳露選擇開冰場、做教練,作為(wei) 傳(chuan) 承者,將自己多年來的所知所學教給下一代。陳露認為(wei) ,體(ti) 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即便不能成為(wei) 職業(ye) 運動員,參與(yu) 體(ti) 育運動,也會(hui) 從(cong) 中獲得很好的鍛煉。談到是否想讓女兒(er) 繼承衣缽,陳露說:“現在孩子們(men) 的選擇非常多,但是我希望,女兒(er) 可以用認真的態度對待花樣滑冰的學習(xi) 。即使沒有達到理想的成績,但全力以赴的參與(yu) 過程,也會(hui) 是她人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

  談起北京冬奧會(hui) 中的花樣滑冰賽事,陳露覺得精彩看點特別多。“在花樣滑冰這個(ge) 大類裏麵,分為(wei) 冰舞、雙人滑、女子單人滑、男子單人滑四個(ge) 小類。冰舞在表演上更柔美一些,更注重藝術表達;雙人滑中有很多獨特的技巧,例如托舉(ju) 、同步跳躍等;女單、男單的競技性更強一些,對運動員的身體(ti) 素質也有很高的要求。像男單選手金博洋,完成了難度很大的勾手四周跳接後外點冰三周跳。由此可見,我們(men) 國家的選手還是具有很大潛力的”。陳露說:“對於(yu) 運動員來講,冬奧帶給他們(men) 的體(ti) 驗是很特別的,希望他們(men) 專(zhuan) 注於(yu) 比賽,享受比賽的過程。同時,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參賽選手更要做好個(ge) 人健康防護,以最佳的狀態去迎接比賽。”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8日 07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