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門峽剪紙:定格精彩瞬間 呈現冬奧畫卷

發布時間:2022-02-22 10:4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崔誌堅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書(shu) 芳 李博

  吉祥物“冰墩墩”、中國隊首金、“人氣王”穀愛淩……伴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賽程,三門峽剪紙作為(wei)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剪紙類特許商品,用剪紙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藝術,記錄了一個(ge) 個(ge) 精彩瞬間,受到中外遊客和社會(hui) 各界的讚譽。

  在地處豫西的三門峽市,剪紙這門民間藝術曆史悠久,享有盛名。其中,靈寶和盧氏的剪紙被列為(wei) 國家級非遺項目,陝州區剪紙被列為(wei) 省級非遺項目。近年來,三門峽市秉持傳(chuan) 承中創新,廣大剪紙藝人的剪紙作品,不僅(jin) 承載起厚重的鄉(xiang) 村記憶,也成為(wei) 新時代風貌的獨特呈現,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活力。

  “豫西最有特色的民居地坑院裏的窗花全是剪紙。”2022年春節期間,在陝州區西張村鎮人馬寨村,72歲的民間藝人、河南省級非遺項目傳(chuan) 承人朱秀雲(yun) 不僅(jin) 創作了大量傳(chuan) 統剪紙作品,還特意創作出了《防疫虎衛士》,一方麵表達對虎年新春的美好祝願,另一方麵表達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誌願者的敬意。創作期間,先後有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跟著她學藝。朱秀雲(yun) 介紹,自古以來,地坑院裏正月初一貼窗花,格格要有花,中間貼團花四角貼角花,寓意百花迎春、五穀豐(feng) 登;正月十五燈節要貼燈花鬧元宵,增加喜慶氣氛。

  在靈寶,蘇村鄉(xiang) 74歲的剪紙愛好者薛項停在春節期間,用一把小剪刀創作出了一幅《猛虎下山圖》,歡慶虎年的到來。在她看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民間傳(chuan) 統手工藝中蘊藏的濃濃年味兒(er) ,會(hui) 一直保留著。村裏喜愛剪紙的姑娘也常常前來請教,她從(cong) 來都是毫無保留地傳(chuan) 授技藝。

  三門峽剪紙藝人開放的胸襟,成就了豫西剪紙的時代輝煌。20多年前,靈寶市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王蓬草用6張紅紙剪出了20.25平方米的作品《蟠桃盛會(hui) ,聚我中華》,向在北京召開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hui) 獻禮。後來,為(wei) 慶祝香港回歸,王蓬草又創作了巨幅剪紙《千龍圖》,在25平方米的畫麵裏,一千條巨龍騰飛,影響之大,前所未有。

  2008年6月,陝州區南溝村的剪紙藝人參加了“體(ti) 驗孟加拉,北京風采在奧運”亞(ya) 洲行暨中孟文化藝術交流會(hui) 預展,精湛的技藝、原汁原味的藝術風格和表演引起現場海內(nei) 外各界人士的強烈興(xing) 趣。6名剪紙藝人獲得會(hui) 展集體(ti) 金獎,《十二生肖》《魚鬧蓮》等作品也分獲剪紙金獎,南溝村剪紙憑借原生態和生活化的剪紙表演,感染了海內(nei) 外各界人士,被譽為(wei) “中國剪紙第一村”。

  作為(wei) 三門峽民間藝術的研究者和民間藝人的組織者,李竹梅曾先後將三門峽剪紙成功推向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2010年上海世博會(hui) 和廣州亞(ya) 運會(hui) 。2019年年底,她接到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特許生產(chan) 經營商的邀請,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提供剪紙作品。2020年9月7日,李竹梅團隊順利獲得授權書(shu) ,正式取得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剪紙產(chan) 品製作特許資格,承接冬奧會(hui) 期間所有剪紙藝術作品的製作。

  2月4日北京冬奧會(hui) 正式拉開帷幕,舉(ju) 世矚目。2月5日,由武大靖等人組成的中國隊奪得中國體(ti) 育代表團本屆冬奧會(hui) 首金,當晚,李竹梅團隊連夜創作了剪紙作品,記錄了武大靖、任子威、範可新、曲春雨的奪冠瞬間,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一亮相,立即吸引了眾(zhong) 人的目光,這種獨特的慶祝中國隊首金誕生的方式受到好評。

  中國代表團第二金、第三金、第四金……李竹梅團隊在每一個(ge) 特殊時刻都用剪紙記錄,每一幅剪紙作品都要經過收集資料、設計創作、剪裁、裝裱等過程,然後正式對外亮相。

  “開展這樣的創作活動,就是要把古老的非遺剪紙藝術借冬奧會(hui) 的‘東(dong) 風’,向四海賓朋‘曬曬’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李竹梅說,她現在身處北京,正和團隊成員緊張創作此次北京冬奧會(hui) 中國代表團奪金的剪紙作品,“我們(men) 一直關(guan) 注著比賽進展情況,看到中國隊奪冠後,就立刻著手創作。”李竹梅表示,接下來,除了中國代表團奪冠的每個(ge) 精彩瞬間,包括其他國家選手的精彩表現,她們(men) 都會(hui) 用三門峽剪紙記錄下來。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2日 09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