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特寫:香港疫情下的生命“擺渡人”

發布時間:2022-02-24 14:01: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香港2月23日電(記者查文曄)鳴響的汽笛,閃爍的車燈,從(cong) 街頭疾馳而過的,是新冠疫情下香港確診患者最盼望見到的——救護車。一輛輛救護車,宛如一艘艘生命的方舟,為(wei) 他們(men) 帶來希望。

  救護員,正是方舟之上的生命“擺渡人”。

  一天最多連續工作16個(ge) 小時,出動10多次,顧不上吃飯,甚至沒時間上廁所……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hui) 司庫林珈樂(le) 告訴記者,由於(yu) 疫情嚴(yan) 峻,確診案例增多,這是近期救護員們(men) 的工作常態。

  據介紹,香港的救護車服務主要由特區政府消防處提供,全港共有約3000名救護員。2021年,香港救護車共接到市民求助電話80多萬(wan) 通,日均出動2000多次。第五波疫情暴發以來,市民求助電話猛增,救護員的工作量翻了好幾倍。

  “疫情前所未有,我們(men) 竭盡全力。”林珈樂(le) 說,消防處救護總區已全員出動為(wei) 市民服務,設立了處長指揮室,連消防及救護訓練學院的教官、體(ti) 能和駕駛訓練組的救護同事、所有駐局高級救護主任和正在受訓的學員都挺身而出,支援相關(guan) 工作。不少同事主動放棄休假參與(yu) 救護,還有退休同事重披“戰袍”。為(wei) 了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資源,消防處亦視情況將每輛救護車配備的救護員從(cong) 3名降至2名。

  這幾天的香港,陰雨連綿,正值入冬以來最寒冷的日子,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下。冷風夾著雨滴,打在人們(men) 身上,鬱結在人們(men) 心裏。雖然氣溫寒冷,但疫情猶如火警,救護工作分秒必爭(zheng) ,片刻耽誤不得。與(yu) 疫情賽跑的大考剛剛開始。

   每當救護站的電話響起,接到控製中心發出的出車指令,就意味著一名市民急需救助。

  接到救助確診患者的任務後,救護員全身上下要“一級戒備”,防護衣、醫療手套、鞋套、護目鏡、頭套、麵罩和N95口罩將全身包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到達患者家中後,初步檢查、抬上車、簡單治療。抵達醫院後,通知院方,經特別通道將患者送入專(zhuan) 門的隔離病房。當把患者交接完畢,一趟“生命的擺渡”才算完成。

  為(wei) 防止交叉感染,每結束一次出車,救護車內(nei) 外都要徹底消毒,救護員也要更換防護衣並洗澡。“常常是洗完澡,飯已經冷了,還顧不上吃,電話又響了。”林珈樂(le) 說,救護員不是鐵打的,也會(hui) 疲勞、沮喪(sang) 、害怕染疫、擔心家人。但他們(men) 有一個(ge) 信念,一定要忠於(yu) 職責,用自己的行動守護好香港750萬(wan) 市民的健康。

  當病魔在這個(ge) 城市肆虐,生命的“擺渡人”們(men) 如逆水行舟,奮力在亂(luan) 流中劃槳前行,為(wei) 患者們(men) 開辟一條通往生之彼岸的寶貴航線。

  由於(yu) 需要穿著一級防護裝備,即使天氣陰雨連綿,救護員也不能穿得太厚。“有時去醫院交接患者,要等好幾個(ge) 小時。因為(wei) 防護的關(guan) 係,中間不能吃飯、喝水,也不能上廁所。遇上在戶外等待,冷風吹來,真是好凍啊。”林珈樂(le) 說,最近跨區域的出車任務增多了,更增加了對救護員體(ti) 力的考驗。

  談起工作的動力,林珈樂(le) 說忘不了那一張張焦急的麵孔。見到救護車喜極而泣的婆婆,半夜三點鍾打電話求助的家長,對著救護員喊“加油!辛苦了”的市民,這一幕幕情景不時在他腦海中徘徊,揮之不去。

  林珈樂(le) 坦言,因為(wei) 車輛和人手有限,有市民致電“999”後等待1個(ge) 多小時救護車才到,生氣、埋怨甚至辱罵,救護員們(men) 都遇到過。通過媒體(ti) 報道及社會(hui) 支援,目前情況有所好轉。特區政府已向社會(hui) 呼籲,無症狀和輕症的患者勿呼叫救護車,將寶貴的救護資源留給重症患者、老人及兒(er) 童。消防處另外組織了旅遊巴和小巴車隊並配備急救裝備供患者使用。

  “市民的理解是對我們(men) 最大的支持!”林珈樂(le) 說,“希望在人力、車輛和防疫物資上能給我們(men) 更多支援,讓更多市民得到救助。”

  對於(yu) 內(nei) 地增援香港抗疫,林珈樂(le) 十分感謝。“中央的支援對於(yu) 提振我們(men) 的士氣非常重要。保護好香港市民,是我們(men) 的使命。”

  在社交媒體(ti) 救護員會(hui) 主頁上,掛著一首已故香港歌手陳百強的名曲《喝彩》。裏麵有幾句歌詞是“剩一分熱仍是要發光,找緊美好。春風一吹草再蘇,永遠不見絕路。”“將一聲聲歎息,化為(wei) 生命力。懷著信心,解開生死結,雲(yun) 霧消失朗日吐。”

  歌聲悠揚婉轉,聽來似有暖流流過心間。

  這首歌的最後一句是:“願將一腔熱誠給你,常為(wei) 你鼓舞。”這也是生命“擺渡人”們(men) 的信念。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