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構建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新格局
作者:吳漢東(dong)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文瀾資深教授);劉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chan) 權研究中心講師)
編者按
對奧林匹克知識產(chan) 權的重視和保護,是辦好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hui) 的堅實保障。去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知識產(chan) 權強國”的戰略目標,並就我國知識產(chan) 權製度建設和事業(ye) 發展作出規劃安排。我國由知識產(chan) 權大國向知識產(chan) 權強國邁進的路上,還有哪些短板待補?已成“精神生活剛需”的網絡音視頻,其著作權保護有何難題?對奧林匹克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現狀如何?讓我們(men) 共同關(guan) 注。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知識產(chan) 權法治建設,以嚴(yan) 格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高效的知識產(chan) 權治理,持續推進知識產(chan) 權事業(ye) 蓬勃發展。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應紮實推進實施國家知識產(chan) 權戰略,開啟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新征程。
保護之網越織越密,法治化水平持續提升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後出台了《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chan) 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國務院關(guan) 於(yu) 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的若幹意見》等,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法治化水平持續提升,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與(yu) 製度支持。
知識產(chan) 權法律規範修改完善。為(wei) 順應國際知識產(chan) 權製度新趨勢,滿足創新型國家建設新要求,近年來,民法典在“總則編”第123條中對知識產(chan) 權的民事權利屬性予以肯認,並對知識產(chan) 權所保護的客體(ti) 範疇進行明確列舉(ju) 。諸多知識產(chan) 權法律法規作出修訂,基本形成了知識產(chan) 權“嚴(yan) 保護”的法律規範架構。商標法、專(zhuan) 利法、著作權法在修訂後,都對侵權行為(wei) 設置了懲罰性賠償(chang) ,並提高了法定賠償(chang) 上限,加大了對侵犯知識產(chan) 權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為(wei) 知識產(chan) 權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例如,2013年修訂的商標法增加聲音商標的申請注冊(ce) ,擴大了商標保護範圍;2019年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細化了侵犯商業(ye) 秘密的行為(wei) 類型,強化了商業(ye) 秘密保護;2020年修訂的專(zhuan) 利法延長了外觀設計的專(zhuan) 利保護期限,增設了專(zhuan) 利保護期限延長製度;2020年修訂的著作權法就作品類型予以開放性設置,為(wei) 以後可能出現的新興(xing) 作品類型預留空間。
知識產(chan) 權行政執法的力度增強。進入新時代,我國各級知識產(chan) 權行政執法機關(guan) 持續提升行政執法力度,強化行政執法監管。在專(zhuan) 利行政執法層麵,推進各地開展“護航”“雷霆”等專(zhuan) 項行動,不斷加強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專(zhuan) 利保護,專(zhuan) 利侵權糾紛行政執法辦案量逐步上升,從(cong) 2012年的2000餘(yu) 件發展到2020年的4.2萬(wan) 餘(yu) 件。
比如,在商標行政執法層麵,組織開展“溯源”“淨化”“鐵拳”等專(zhuan) 項行動,整頓規範商標使用管理秩序,嚴(yan) 厲打擊商標侵權假冒違法行為(wei) 。在知識產(chan) 權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植物新品種保護、地理標誌保護、知識產(chan) 權海關(guan) 邊境保護等領域,行政執法力度也在不斷加強,各類行政執法專(zhuan) 項行為(wei) 成效顯著。
去年,“長津湖”“全紅嬋”等商標搶注事件受到高度關(guan) 注。2021年初,《打擊商標惡意搶注行為(wei) 專(zhuan) 項行動方案》印發,對10類典型商標惡意搶注行為(wei) 給予嚴(yan) 厲打擊。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快速駁回搶注“長津湖”“全紅嬋”等商標注冊(ce) 申請1111件,依職權主動宣告注冊(ce) 商標無效1635件,向地方轉交涉嫌重大不良影響及惡意商標注冊(ce) 案件線索1062條。2021年全年累計打擊惡意商標注冊(ce) 申請48.2萬(wan) 件。
知識產(chan) 權司法審判的體(ti) 製機製持續創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積極履行知識產(chan) 權審判職能,不斷加強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力度。2014年,北京、上海、廣州先後正式成立專(zhuan) 門的知識產(chan) 權法院,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進一步開啟了在南京市、蘇州市、武漢市等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內(nei) 設的知識產(chan) 權庭。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chan) 權法庭掛牌成立,進一步實現了全國範圍內(nei) 專(zhuan) 利等知識產(chan) 權上訴案件的專(zhuan) 屬管轄,以司法審判的機製創新強化了對科技創新的司法保護力度。
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國際化水平有所提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一步加強知識產(chan) 權的多、雙邊合作,積極主動參與(yu) 國際規則製定。例如,我國舉(ju) 辦“一帶一路”知識產(chan) 權高級別會(hui) 議,並促成《加強“一帶一路”國家知識產(chan) 權領域合作的共同倡議》;積極推進第一個(ge) 以本國城市命名的知識產(chan) 權條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2020年4月生效;批準馬拉喀什條約,為(wei) 盲人、視障者和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合理獲取已出版作品提供保障,等等。
外國企業(ye) 對我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信心進一步增強。2021年,國外申請人在華發明專(zhuan) 利授權11萬(wan) 件,同比增長23.0%;商標注冊(ce) 19.4萬(wan) 件,同比增長5.2%。
護航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不僅(jin) 影響國家發展大局,也事關(guan) 人民生活幸福。為(wei) 深入實施知識產(chan) 權強國戰略,應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在以下方麵著力,完成我國從(cong) 知識產(chan) 權大國向知識產(chan) 權強國的轉變。
推進知識產(chan) 權法律規範現代化。根據知識產(chan) 權法律規範的實際運行狀況,及時對專(zhuan) 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地理標誌產(chan) 品保護規定、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知識產(chan) 權法律法規展開修改與(yu) 解釋,做好各項專(zhuan) 門法律法規之間的銜接與(yu) 協調,保證相關(guan) 法律規範的適用性與(yu) 統一性;加快大數據、雲(yun) 計算、基因編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領域、新業(ye) 態的知識產(chan) 權立法,以適時的製度創新回應知識產(chan) 權法律麵臨(lin) 的新問題,並以更加嚴(yan) 格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引領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完善知識產(chan) 權行政保護體(ti) 係。持續加強知識產(chan) 權行政執法力度,對有關(guan) 部門的調查權、處罰權和強製權予以科學配置,堅持以各類專(zhuan) 項行為(wei) 打擊知識產(chan) 權侵權違法行為(wei) ,統一知識產(chan) 權執法標準,開展跨區域、跨部門的知識產(chan) 權聯合執法及國際層麵的知識產(chan) 權執法合作,提升知識產(chan) 權行政執法人員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建設現代化、智能化的知識產(chan) 權行政執法監管平台,推進知識產(chan) 權行政執法工作體(ti) 係化運作、常態化運行。
健全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體(ti) 製。持續推進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的體(ti) 製機製改革,優(you) 化知識產(chan) 權審判機構布局,探索增設知識產(chan) 權上訴法院,深入推進知識產(chan) 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製改革,加強知識產(chan) 權法官的專(zhuan) 業(ye) 化培養(yang) 和職業(ye) 化選拔,加強技術調查官隊伍建設,以智能化訴訟平台推進跨區域遠程知識產(chan) 權司法審判,修改完善統一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司法解釋、定期公布知識產(chan) 權指導案例,實現司法裁判標準的統一化,確保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的公正科學、係統高效。
構建知識產(chan) 權全鏈條協調保護格局。知識產(chan) 權保護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涉及授權審查、行政執法、司法審判、仲裁調整、公民誠信等多個(ge) 環節。應進一步明確知識產(chan) 權行政執法與(yu) 司法審判職責範疇和管轄範圍,實現知識產(chan) 權行政保護與(yu) 司法保護協調銜接;建立完善知識產(chan) 權仲裁、調解、公證、鑒定和維權援助體(ti) 係,健全知識產(chan) 權信用監管體(ti) 係,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信用監管機製和平台建設,構建全鏈條知識產(chan) 權大保護格局,形成執法部門嚴(yan) 格監管、司法機關(guan) 公正司法、市場主體(ti) 規範管理、行業(ye) 組織自律自治、社會(hui) 公眾(zhong) 誠信守法的知識產(chan) 權協同保護機製,強化統一領導、銜接順暢、快速高效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模式。
深度參與(yu) 知識產(chan) 權全球治理。在堅決(jue) 維護知識產(chan) 權領域國家安全的基礎上,深度參與(yu) 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chan) 權治理。一方麵,持續擴大知識產(chan) 權領域對外開放,完善國際對話交流機製,不斷提升我國在知識產(chan) 權國際規則製定中的話語權;另一方麵,積極維護和發展知識產(chan) 權多邊合作體(ti) 係,深化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知識產(chan) 權務實合作,推動全球知識產(chan) 權治理體(ti) 製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4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