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係列展獻上春日文化大餐
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係列展日前一口氣開放三個(ge) 展覽,分別展出了館藏山水與(yu) 風景題材作品、民間美術精品、著名版畫家李平凡創作及捐贈作品,為(wei) 觀眾(zhong) 獻上春日裏的藝術大餐。
“江山壯麗(li) ”飽覽大好河山
“江山壯麗(li) ——中國美術館藏山水與(yu) 風景題材作品展”中,中國美術館展出了館藏的中國山水與(yu) 風景題材名家力作130餘(yu) 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等美術類型。
展覽的第一篇章“高山仰止”中,展出了齊白石、黃賓虹、林風眠、劉海粟、潘天壽、李可染、傅抱石、關(guan) 山月等近現代大師山水題材的經典作品。接下來還有“時代新象”“建設偉(wei) 業(ye) ”“詩意所棲”“自然之象”四個(ge) 篇章。
在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wei) 山看來,“江山”之於(yu) 中國文化,其意涵絕不僅(jin) 僅(jin) 指山水風物。江山,既是自然偉(wei) 大的構造,也是人民對自然的再造,更是人民本身。他表示,從(cong) 新中國成立後,到進入改革開放時期以及新時代,中國藝術家創作的江山形象隨著不同時期審美風格的嬗變與(yu) 創新而呈現出不同麵貌。“這些作品以物傳(chuan) 情,以美言誌,引領觀眾(zhong) 感受藝術家將個(ge) 人心象、時代氣象與(yu) 自然景象化合出動人作品的心路軌跡,領悟蘊於(yu) 其間的偉(wei) 大中國精神。”
“國風有形”體(ti) 驗民間美術
“國風有形——中國美術館虎年迎春民間美術精品展”從(cong) 眾(zhong) 多館藏民間美術作品中精選160餘(yu) 件,分為(wei) “百虎鬧春”“春風化剪”“春和景明”“春色滿園”四個(ge) 篇章,涵蓋年畫、剪紙、皮影、彩塑、風箏等品類,展現了中華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與(yu) 風俗。
“百虎鬧春”集中展示民間美術中各種“虎”的形象,從(cong) 虎頭帽、虎圍涎、虎頭鞋,到布老虎、大叫虎、泥坐虎等,以及各種老虎造型的剪紙和年畫,反映了中國人迎祥納吉的文化心理與(yu) 敦厚質樸的審美觀念。
“春風化剪”圍繞“春”的主題,呈現了剪紙藝術特殊的視覺審美和創作特征;“春和景明”則主要展示了中國不同地域代表性的年畫作品。
“春色滿園”展出的皮影、風箏、民間彩塑等作品,皆為(wei) 中國美術館同類藏品中的代表。其中,清代陝西東(dong) 路皮影珍品,雕簇技藝精巧,造型嚴(yan) 謹,色彩華美;北京、天津、濰坊和南通四大著名風箏產(chan) 地及重要流派的風箏作品,或粗獷豪放,或活潑精巧,或明豔絢麗(li) ,或清淡素雅,集南北風箏之勝;天津、無錫惠山和潮州大吳等地的彩塑珍品,形式多樣,內(nei) 容精彩。
“平凡不凡”感觸版畫人生
作為(wei) 版畫家李平凡的代表作之一,版畫《我們(men) 要和平》曾獲1959年德國萊比錫國際版畫展銀獎,成為(wei) 許多人耳熟能詳的經典。這幅作品出現在“平凡不凡——李平凡創作及捐贈作品展”,也是最能體(ti) 現其藝術特色的代表作。
著名版畫家李平凡出生於(yu) 1922年,原名李文琨。在他十五歲時,“七七事變”發生。在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xing) 木刻運動的感召之下,他開始自學木刻,從(cong) 那時起,他的版畫創作就與(yu) 時代的脈絡緊密相連。他的早期作品以表現勞苦大眾(zhong) 的艱辛生活為(wei) 主,新中國成立之後,轉向歌頌和平、描繪幸福生活。
此次展覽從(cong) 李平凡先生捐贈的1600餘(yu) 件作品中精選100餘(yu) 件展出。展覽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板塊,其中“刀筆不凡”展出李平凡創作的版畫、中國畫、美術日記;“饋贈不凡”展出李平凡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日本浮世繪、日本現代版畫、日本藏書(shu) 票及國際版畫中的精品,安藤廣重、葛飾北齋、喜多川哥麿、北岡(gang) 文雄等多位重要藝術家的作品都有展示。
據悉,除了“平凡不凡——李平凡創作及捐贈作品展”持續至3月9日,其餘(yu) 兩(liang) 個(ge) 大展皆展出至3月23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