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村醫越來越少,出路在哪?

發布時間:2022-02-25 16: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村醫越來越少,出路在哪?
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右二)在鄉(xiang) 鎮衛生院調研。 李佩珊 攝

  “今年是我履職的第五年,我將帶著我最關(guan) 心的村醫隊伍建設問題上兩(liang) 會(hui) 。”2月22日,正在寧夏銀川市賀蘭(lan) 縣立崗鎮中心衛生院調研的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告訴記者。

  2021年,戴秀英從(cong) 農(nong) 工黨(dang) 寧夏區委會(hui) 主委的工作崗位上退休,但作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她一直帶著問題在基層實地走訪、調研。在她看來,2019年寫(xie) 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yu) 健康促進法》中的“加強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等條例已為(wei) 村醫隊伍建設有了很大改善,但許多發展中新出現的問題仍亟待解決(jue) 。

  “我在調研中發現,各地的村醫隊伍依然普遍存在村醫隊伍持續流失、村醫收入水平低、養(yang) 老政策不完善及服務難以有效開展等問題。”戴秀英一邊向記者介紹調研情況,一邊拿出了自己的調研筆記。

  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村醫群體(ti) 正以每年5萬(wan) 人的數量縮減。“村醫的持續流失,使農(nong) 村地區各項公共衛生服務職能的發揮及醫療衛生服務的‘網底’建設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戴秀英表示,整體(ti) 而言,各地村醫隊伍的整體(ti) 專(zhuan) 業(ye) 技能和服務水平不足,學曆普遍較低,隊伍老化嚴(yan) 重,有些偏遠貧困地區取得執業(ye) 醫師資格的村醫不足兩(liang) 成。

  除此之外,戴秀英發現村醫的待遇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jue) 。“以寧夏為(wei) 例,各地村醫年平均收入僅(jin) 為(wei) 2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至3萬(wan) 元,遠低於(yu) 當地平均收入水平。很多地方的村醫沒有基本工資或定額補助,隻能依靠公衛經費、基藥補助、診療費和務農(nong) 來維持生計。”她說。


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右二)在鄉(xiang) 鎮衛生院調研。 李佩珊 攝

  “國家目前正在積極完善村醫的補貼機製,我也希望能夠成立相關(guan) 政策落實督察組,進一步確保各地將各項補貼實實在在地發放到村醫手中。”戴秀英表示。

  為(wei) 此,戴秀英建議,應盡快完善村醫補貼機製,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可支持村醫按工作量獲得應有的勞務報酬。

  同時,戴秀英建議各地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政策,督促地方明確簽約服務費收費和分配標準,提升簽約履約積極性和主動性。

  針對養(yang) 老問題,戴秀英建議推進有執業(ye) 醫師資格的村醫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不屬於(yu)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範圍的鄉(xiang) 村醫生,可在戶籍地參加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針對年滿60周歲的鄉(xiang) 村醫生,各地要結合實際,采取多種方式,進一步提高鄉(xiang) 村醫生養(yang) 老待遇,逐步建立鄉(xiang) 村醫生退出機製。

  “村醫工作時間、地點較為(wei) 靈活,針對這一特點,在組織村醫進行專(zhuan) 業(ye) 技能學習(xi) 時,應采取彈性學製,采用靈活授課方式,既要保證學習(xi) 質量,又要妥善解決(jue) 工學矛盾。同時健全村醫定期到縣域醫共體(ti) 醫療機構進修學習(xi) 機製,確保村醫每3至5年到上級醫療機構免費進修學習(xi) 3-6個(ge) 月。建立‘1+1+1’醫療服務團隊,縣鄉(xiang) 醫生對村醫實行一對一帶教指導,提升村醫服務能力。”戴秀英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