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永續發展美好未來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奔赴永續發展美好未來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為(wei) 87.5%,同比上升0.5個(ge) 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wei) 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麵比例為(wei) 84.9%,同比上升1.5個(ge) 百分點;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標預計達到“十四五”序時進度要求……來自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良好開局。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將其擺在黨(dang) 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在“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項;在三大攻堅戰中,汙染防治是其中一“戰”;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li) 中國是其中一個(ge) 。
“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全黨(dang) 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主要體(ti) 現在三個(ge) ‘前所未有’。”生態環境部黨(dang) 組書(shu) 記孫金龍如此概括。
措施之實前所未有:
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河北省空氣質量的變化正是黨(dang) 中央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新道路的生動體(ti) 現。
“我們(men) 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語回響在耳畔。
堅決(jue) 向汙染宣戰!為(wei) 此,我國動員各方力量,突出精準、科學、依法、係統治汙,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堅決(jue) 打贏藍天保衛戰。編製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為(wei) 主戰場,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能源、運輸、用地結構。
——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紮實推進河湖長製,持續打好長江保護修複、渤海綜合治理、水源地保護等標誌性戰役。
——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全麵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ye) 和汙染物,有效管控農(nong) 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
通過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jia) 考核製度和責任追究製度、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等製度,生態文明“四梁八柱”性質的製度體(ti) 係基本形成;製修訂30多部生態環境與(yu) 資源保護相關(guan) 法律,讓生態環境法律體(ti) 係日趨完善……從(cong) 思想、法律、體(ti) 製、組織、作風上全麵發力,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我國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推動解決(jue) 了一大批生態環境“老大難”問題
2021年5月6日,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曝光“雲(yun) 南昆明晉寧長腰山過度開發嚴(yan) 重影響滇池生態係統完整性”。在雲(yun) 南省委統一安排部署下,雲(yun) 南省紀委省監委深挖細查違規違建背後的責任、作風、腐敗等問題,並於(yu) 近期通報了追責、問責情況。
“十四五”開局以來,第二輪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陸續啟動。過度開發以及生態修複緩慢,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盲目上馬“兩(liang) 高”項目……截至目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已集中曝光山西、雲(yun) 南、寧夏等17個(ge) 省(自治區)和中國有色礦業(ye) 集團、中國黃金集團兩(liang) 家央企共91個(ge)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警鍾,是信號。分析這些案例,有助於(yu) 地方各級黨(dang) 委、政府以及相關(guan) 部門,汲取教訓、引以為(wei) 鑒,切實傳(chuan) 導壓力,倒逼責任落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辦公室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作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倡導、親(qin) 自部署的重大改革舉(ju) 措和重大製度安排,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推動解決(jue) 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生態環境“老大難”問題,已成為(wei) 推動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硬招實招。
除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還將綠色發展作為(wei) 新發展理念重要內(nei) 容,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chan) 業(ye) 結構、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嚴(yan) 格的管控體(ti) 係,實現一條生態保護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麵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優(you) 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強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濕地及海岸帶生態保護和係統治理,加大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力度等。
不隻是在國內(nei) ,空前的環境治理力度還表現為(wei) 積極參與(yu) 全球環境與(yu) 氣候治理。“我國作出力爭(zheng)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yan) 承諾;成功舉(ju) 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第一階段會(hui) 議,推動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體(ti) 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孫金龍強調。
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
人民群眾(zhong) 身邊的藍天白雲(yun) 、清水綠岸大大增多
草木葳蕤,流水潺潺……在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古鎮的清水溪畔,幾隻白鷺翱翔其間,兩(liang) 岸打太極拳、散步休閑的市民隨處可見。據沙坪壩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委員會(hui) 副主任嚴(yan) 斌介紹,清水溪的發源地歌樂(le) 山曾有不少“散亂(luan) 汙”企業(ye) ,中下遊流經區域大部分是老城區,治理涉及企業(ye) 拆遷、地下管網建設、河道整治等,難度較大。
要實現城市精管善治,河流環境整治勢在必行。2018年,經前期治理,清水溪基本消除了黑臭現象。為(wei) 了還河於(yu) 民,2019年沙坪壩區啟動“清水綠岸”提升工程。“下一步,我們(men) 將與(yu) 第三方企業(ye) 簽訂‘清水綠岸’PPP項目,融入‘海綿城市’‘智慧水務’等理念,力爭(zheng) 使水質達到流域水功能要求,讓群眾(zhong) 共享生態紅利。”嚴(yan) 斌說。
清水溪環境整治案例隻是“美麗(li) 中國”建設行動的一個(ge) 縮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力度最大、舉(ju) 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好的時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zhong) 身邊的藍天白雲(yun) 、清水綠岸大大增多。與(yu) 此同時,我國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有力舉(ju) 措也獲得國際社會(hui) 認可:2017年,聯合國環境署發布《中國庫布其生態財富評估報告》,中國治沙經驗成為(wei) 樣板;在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hui) 上,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2018年,浙江省“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被聯合國授予“地球衛士獎”。
如今,一幅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圖景,正在神州大地鋪展;一場關(guan) 乎億(yi) 萬(wan) 人民福祉的綠色變革,已經踏上征程。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還老百姓“藍天白雲(yun) 、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夢想不再遙遠,偉(wei) 大的中華民族一定能贏得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更多報道見5版)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1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