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師者”庫爾班·尼亞孜:普及國家通用語言讓新疆鄉村學子飛得更高
(兩(liang) 會(hui) 人物)“築夢師者”庫爾班·尼亞(ya) 孜:普及國家通用語言讓新疆鄉(xiang) 村學子飛得更高
中新社烏(wu) 魯木齊3月2日電 題:“築夢師者”庫爾班·尼亞(ya) 孜:普及國家通用語言讓新疆鄉(xiang) 村學子飛得更高
作者 苟繼鵬
“我們(men) 十二屆畢業(ye) 生中,有600多名學生以優(you) 異的成績考上了疆內(nei) 初中班,300多名學生考上了各省市的新疆高中班。”全國人大代表、新疆阿克蘇地區烏(wu) 什縣前進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校長庫爾班·尼亞(ya) 孜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普及國家通用語言,為(wei) 家鄉(xiang) 學子插上了翅膀,讓他們(men) 飛得更高更遠。
19年前,庫爾班·尼亞(ya) 孜投資60餘(yu) 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創辦了新疆第一所民辦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我想通過教育來改變家鄉(xiang) 的麵貌,通過普及國家通用語言,讓更多的孩子從(cong) 農(nong) 村走出去,學習(xi) 更多的知識,通過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到全國各地發揮作用。”庫爾班·尼亞(ya) 孜說。
辦學之初,庫爾班·尼亞(ya) 孜帶著兩(liang) 名老師挨家挨戶招生。“去了400多戶人家隻招到87名學生,開課第一天就走掉了一半。”庫爾班·尼亞(ya) 孜說,如今當地很多家長都希望把孩子送到這裏來上學,學校每年招生計劃不到120名,但報名的學生超過2000多名。
如今的烏(wu) 什縣前進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軟硬件設施齊全。學生們(men) 在學習(xi)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同時,學校還按照新疆教育廳的要求,每周安排專(zhuan) 門的課時學習(xi) 維吾爾語。
在庫爾班·尼亞(ya) 孜看來,語言是橋梁和紐帶。他說:“加強民族團結的基礎在於(yu) 語言溝通和文化認同。語言通了,我們(men) 的文化、思想、心靈才能通。”為(wei) 此,除了在學校普及國家通用語言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2019年開始,他還在家鄉(xiang) 打造中華文化大院,推動國家通用語言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鄉(xiang) 入村。
“在中華文化大院裏,我們(men) 設計了國學課堂,讓孩子們(men) 和家長一起零距離接觸茶文化、養(yang) 生文化、禮儀(yi) 文化等,既豐(feng) 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他們(men) 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庫爾班·尼亞(ya) 孜說,實踐證明,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是一條非常科學的發展道路。
今年2月4日,庫爾班·尼亞(ya) 孜作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頤和園站點第20號火炬手,完成火炬接力任務。“能成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的一名火炬手,我深感榮幸和自豪!”庫爾班·尼亞(ya) 孜說,回到學校後,他第一時間把自己高興(xing) 的心情跟學生和老師分享。
“北京冬奧會(hui) 是一場體(ti) 育盛會(hui) ,更是一場飽含中國智慧的盛會(hui) ,我要像傳(chuan) 遞冬奧會(hui) 火炬一樣,把冬奧會(hui) 精神傳(chuan) 遞下去。”庫爾班·尼亞(ya) 孜說:“我給孩子們(men) 講我當火炬手的心情,讓孩子們(men) 親(qin) 自摸一摸北京冬奧會(hui) 的火炬,開拓孩子們(men) 的視野,增長見識。”
庫爾班·尼亞(ya) 孜自豪地稱,現在好多學子從(cong) 自己創辦的學校畢業(ye) 後,到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中國知名高校求學。“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打開了孩子們(men) 看世界的一扇大門,讓他們(men) 飛得更高更遠,把中國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作為(wei) 舞台,到全國各地去發揮自己的作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