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寫自然 散文集《大湖消息》中的生命與人間
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 高凱)二十年百餘(yu) 次去往東(dong) 洞庭湖濕地、長江集成孤島的見聞與(yu) 思考,曆數候鳥、魚類、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遭際,細致呈現洞庭湖區人與(yu) 物的複雜糾葛,知名作家沈念新作,散文集《大湖消息》日前出版並受到關(guan) 注。
沈念出生成長在洞庭湖畔,水原本就成為(wei) 了其生命中的精神元素。在《大湖消息》中,沈念敘說了麋鹿、候鳥、江豚的躍動與(yu) 飛翔,也寫(xie) 了歐美黑楊及各類植物的豐(feng) 茂與(yu) 衰微,特別是記敘人和這片土地的命運交集,各種不同的命運故事,折射出活著之上的喜怒哀悲,像一麵麵鏡子,映照出生物的多樣性保護與(yu) 可持續發展的曲折與(yu) 前行,展示出時代變遷中生態、人世間的漸變和嬗變。
“作者溢出所謂時代話題的限定,不僅(jin) 僅(jin) 是寫(xie) 大湖邊上的生態狀貌,更多的是寫(xie) 出一種生命感。”日前,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人民文學》雜誌社、湖南省作協聯合主辦的沈念散文新作《大湖消息》研討會(hui) 在京舉(ju) 行,中國作協書(shu) 記處書(shu) 記施戰軍(jun) 當日指出,《大湖消息》給當下的生態文學帶來某種新形態,是一種自然元素、文化元素、社會(hui) 現實元素的融通。
據了解,《大湖消息》2021年12月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學》2022年第一期刊發作品節選,部分作品在《天涯》《青年文學》等刊物發表,《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予以轉載。書(shu) 出版後,陸續入選了2022年一月華文好書(shu) 榜、探照燈好書(shu) 人氣榜、《中國出版傳(chuan) 媒商報》新書(shu) 榜、《封麵新聞·二月封麵書(shu) 單》、文學報三月好書(shu) 榜,受到評論家和讀者的關(guan) 注。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作家閻連科將《大湖消息》與(yu) 《瓦爾登湖》、《普羅旺斯的一年》等作品相比較,他認為(wei) ,《大湖消息》的不同之處在於(yu) ,“它有非常大的人類變遷的煙火氣在其中。那幾部書(shu) 基本都充滿著思考,但人類的煙火氣相對少很多。”與(yu) 此同時,他指出,《大湖消息》在人世間的煙火氣中恰恰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加深了對人的理解、對自然性的理解。
中國作家協會(hui) 創研部主任何向陽當日同樣提及國外的自然文學,“我們(men) 談到《瓦爾登湖》《沙郡年記》《星,血,火》三大自然隨筆,可以跟《大湖消息》作為(wei) 比較文學來看,它們(men) 呈現的自然是不太一樣的,這三部自然文學相對來說是出世的,有一點與(yu) 世隔絕,這個(ge) ‘我’也可以說是一個(ge) 人或者一家人,就是一個(ge) 小範圍的小我,其它大的是自然的,‘我’和自然構成一種對話。但是《大湖消息》不是與(yu) 世隔絕的,是一種入世的寫(xie) 作。”
何向陽指出,“《大湖消息》除了‘我’之外還是有人的,這些人是什麽(me) 人,包括養(yang) 鹿人、毒鳥人,可以說這個(ge) 人群也是分了不同種類,有毒鳥的人,也有養(yang) 鹿的人,有對自然構成正向關(guan) 係的人,還有逆向關(guan) 係的人。但作者對這些人的態度不是單一的,比如並非單純批判那些毒鳥人。他反而是非常體(ti) 貼的,非常慈悲的,看到他們(men) 的苦痛,作者是一個(ge) 體(ti) 察者。如果說傳(chuan) 統自然文學當中‘我’是拯救者的形象,那麽(me) 在《大湖消息》中則是一種共生的狀態,這些人的不同種類、不同的善惡、不同的構成,其實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這是中國特色的自然文學。”
作家徐則臣認為(wei) 《大湖消息》是沈念與(yu) 洞庭湖之間的“歸去來”,“《大湖消息》裏麵有很多悲憫的東(dong) 西,有很多體(ti) 貼的東(dong) 西,這個(ge) 體(ti) 貼、悲憫不是無原則的認同,而是在一個(ge) 大的範圍,對整個(ge) 生態、對整個(ge) 洞庭湖的曆史,對這個(ge) 地方的發展基礎上,在整體(ti) 意義(yi) 上,對局部的、對個(ge) 體(ti) 人的體(ti) 貼和悲憫。”
“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想寫(xie) 宇宙,但是我們(men) 寫(xie) 不了,如果你真寫(xie) ,可能反而變得什麽(me) 都不是。如果先在一個(ge) 小切口作為(wei) 樣本,把它研究透以後會(hui) 發現,這個(ge) 小的樣本就是整個(ge) 世界。我認為(wei) 沈念抓到非常好的一個(ge) 點,跟大湖之間建立寫(xie) 作者跟他的文學根據地之間的關(guan) 係。”徐則臣說。
中國作協創研部理論處處長嶽雯認為(wei) ,《大湖消息》勾勒的是一幅人間生機圖,“在茫茫的人間我們(men) 會(hui) 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人也好,動物也好,植物也好,他們(men) 都會(hui) 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他們(men) 的生機可能是突然之間遇到自己不可抗的命運,生命能量有時候可能突然之間降臨(lin) ,也有可能突然之間被剝奪。無論命運如何發生,沈念在每一篇的後麵都給了一定的亮色,麵對命運,包括植物、動物、人在內(nei) 的這些生命如何在自然中重新撫慰修複自己,重新獲得新的生命,這是自然循環的過程,這種種可能不僅(jin) 是大湖消息,這也是人間的消息。”
沈念當日表示,“《大湖消息》出版後,有人問,這本書(shu) 寫(xie) 了多久?從(cong) 實際時間上說,三年前動了寫(xie) 洞庭湖濕地的念頭後,中間耽擱了一段,多數篇章是到2021年上半年的時間裏寫(xie) 完的,但從(cong) 另一個(ge) 層麵說,是我二十多年真正有主體(ti) 意識地在洞庭湖行走的體(ti) 驗的積累,也可以說這本書(shu) 是寫(xie) 了二十多年。”
“我在走訪中,認識了不同季節和狀態下的湖,也觀察了解了湖區人的生活境遇、環境生態,延展了我對人的理解,對湖的理解、對生態的理解,也是在人身上看到比湖更廣闊的時空、性靈,看到與(yu) 湖有關(guan) 的社會(hui) 、文化、地理、經濟現狀與(yu) 鏡像。我和生活在湖區的人一樣,都是從(cong) 廣袤的水流之中獲取力量。我寫(xie) 那裏的日月星辰、風霜雨雪,也寫(xie) 那裏的喜怒哀樂(le) 、悲歡離合。我其實是在寫(xie) 一個(ge) 有情有義(yi) 、有悲有喜的人世間,是寫(xie) 下我對生活與(yu) 自然的領悟,也是寫(xie) 下我所經曆並擁有的生命體(ti) 驗和生命意識。”沈念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