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直麵問題 問出成效——《問政山東》三年間

發布時間:2022-03-21 14:0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li) 李誌臣

  2019年3月3日,在山東(dong) 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動下,以新聞輿論公開監督為(wei) 特色的省級大型融媒問政訪談欄目《問政山東(dong) 》正式開播。

  2022年3月3日,《問政山東(dong) 》欄目完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場回頭看特別節目。至此,整整走過三年。

  三年間,60多位省直部門、中央駐魯單位、16市政府、有關(guan) 功能區的主要負責同誌走進演播室現場接受問政,110多個(ge) 縣(市、區)的主要負責同誌通過直播連線接受問政,131場問政直播展示了山東(dong) 幹部“直麵問題、解決(jue) 問題,擔當作為(wei) 、狠抓落實”的良好形象。

  三年間,欄目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守正創新,堅持輿論監督和正麵宣傳(chuan) 相統一,成為(wei) 黨(dang) 委政府推動工作落實的監督平台、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題的實踐載體(ti) 、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新聞節目品牌。

  聚焦“政”用好“問” 創新公開監督機製

  2019年2月11日,山東(dong) 省“擔當作為(wei) 、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hui) 提出,要創新公開監督機製,推行“電視問政”“網絡問政”,把評判權交給服務對象和群眾(zhong) 。

  同年3月3日,《問政山東(dong) 》欄目在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開播。從(cong) 此,輿論監督的力量從(cong) 問政現場傳(chuan) 導到了全省,各級各部門的領導幹部都被動員起來,形成了省、市、縣三級接受問政,省、市、縣、鎮四級聯動齊抓問題整改的工作格局。

  “山東(dong) 省委省政府開辦《問政山東(dong) 》欄目的初衷是為(wei) 了促進幹部工作作風轉變、推動重點工作落實。”《問政山東(dong) 》欄目組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欄目始終精準聚焦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展開問政,實現了電視問政與(yu) 黨(dang) 委政府工作同頻共振,成為(wei) 省委、省政府推動工作落實的強力抓手。欄目開播的2019年,重點圍繞省委提出的“八大發展戰略”;2020年,重點圍繞省委提出的“九大改革攻堅行動”;2021年,重點圍繞省委提出的“乘勢而上求突破”;2022年,又重點圍繞省委提出的“十二個(ge) 著力”“十大創新”重點任務。總之,欄目始終站在省委工作大局中進行選題策劃。

  《問政山東(dong) 》欄目聚焦“政”這個(ge) 重點,用好“問”這個(ge) 形式,但不是為(wei) 問而問,而是為(wei) 了推動解決(jue) 問題而問。為(wei) 確保發現的每一個(ge) 問題都整改見效,省委省政府把新聞輿論監督和黨(dang) 委政府督查結合起來,建立完善了“督媒聯動”工作機製。選題階段,把省委省政府督查重點納入選題範圍。節目結束後,省委省政府督查辦公室對問題進行分類、轉辦、落實、反饋、公開,形成全流程跟進的工作閉環,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能落實。

  欄目還與(yu) 省紀委監委緊密聯動,省紀委監委把問題整改情況納入日常監督範圍,嚴(yan) 肅查處節目曝光的不擔當、不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和涉嫌違規違紀違法問題。2021年年初,山東(dong) 省紀委監委公開曝光了5起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典型問題,其中“濟南市長清區文昌街道服務群眾(zhong) 工作中推諉扯皮問題”就源於(yu) 《問政山東(dong) 》節目所反映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guan) 對有關(guan) 街道辦事處3名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給予政務警告處分,其他責任單位、人員分別受到問責處理。

  通過媒體(ti) 公開監督指出問題、黨(dang) 委政府督查問責、各市各部門整改落實,推動解決(jue) 了一大批改革發展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各部門把“就事論事改”和“舉(ju) 一反三治”相結合,省委改革辦及時梳理問政中發現的普遍問題並研究形成可複製的經驗。截至目前,各部門從(cong) 檢視整改問題出發,累計出台760多份長期見效的通知、措施、意見,有力推動了山東(dong) 改革發展的製度創新。

  堅持問計於(yu) 民 辦實事解難題

  《問政山東(dong) 》欄目始終聚焦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問政於(yu) 民、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2020年,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圍繞民生熱點問題推出多期專(zhuan) 題問政,促使各市各部門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為(wei) 民服務解難題。2021年,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在網絡問政平台推出《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專(zhuan) 欄,督促各級各部門重視民生訴求,及時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三年間,《問政山東(dong) 》欄目在電視直播中反映並推動解決(jue) 了1910多項具體(ti) 問題,涉及道路出行問題76件,教育問題58件,醫療養(yang) 老問題47個(ge) ,食品藥品安全問題36項,還包括6個(ge) 村莊4700多戶居民的吃水問題,50多條河道的汙染治理問題等。在網絡問政平台累計受理並推動解決(jue) 了58200多件具體(ti) 問題,切實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為(wei) 了體(ti) 現問計於(yu) 民的特色,《問政山東(dong) 》欄目不斷強化群眾(zhong) 的參與(yu) 性。2019年3月21日,欄目開播第4期增設了當事人現場問政環節。第17期節目,增加了電話問政板塊。2022年年初,又創新啟動“群眾(zhong) 會(hui) 場”,在相關(guan) 問題所在的村居、社區設置分會(hui) 場,邀請群眾(zhong) 直接向政府領導提問,實現場內(nei) 與(yu) 場外的互動。

  堅持守正創新 打造新聞名專(zhuan) 欄

  《問政山東(dong) 》欄目長期開辦,麵臨(lin) 模式化和套路化和觀眾(zhong) 審美疲勞等問題。如何打破電視節目的這一魔咒?《問政山東(dong) 》欄目在堅持堅守的同時,不斷在內(nei) 容和形式上改進提升,使節目始終保持吸引力、公信力、影響力、傳(chuan) 播力。

  辣味問政,提升欄目吸引力。欄目始終保持問政有辣味:事前調查,編導記者深入基層,發現真問題;現場問政,欄目主持人直奔主題,動真碰硬,用打斷、追問、現場連線等方式,促使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直麵問題,亮明態度。

  智慧問政,增強欄目公信力。《問政山東(dong) 》節目直播現場組成了一個(ge) 公信力很強的問政團隊。一是每期節目有兩(liang) 位省人大代表、兩(liang) 位省政協委員參加,他們(men) 和群眾(zhong) 、媒體(ti) 代表等組成的問政代表團,對被問政官員的回答作出滿意或不滿意的評價(jia) ,並對解決(jue) 問題發表意見。二是請省內(nei) 專(zhuan) 家如濟南大學法學教授袁曙光等作為(wei) 觀察員進行問政,還邀請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國內(nei) 知名專(zhuan) 家現場為(wei) 山東(dong) 發展建言獻策。

  網絡問政,擴展欄目影響力。《問政山東(dong) 》在“電視問政”同時,在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的“閃電新聞”客戶端核心位置開設了“問政山東(dong) ”專(zhuan) 區,實現了網絡問政。其中開設“我要問政”板塊,網民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就可以反映問題、提供線索;在“地市和廳局回複”中,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可以線上立即辦理和回複。網友谘詢類的問政,要求3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回複;投訴類的問政,要求一周內(nei) 完成回複。目前,31個(ge) 省直部門、4家中央駐魯單位和山東(dong) 16市政府都入駐《問政山東(dong) 》網絡問政專(zhuan) 區。節目在電視直播的同時,還在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網、齊魯網、海報新聞等20多家媒體(ti) 或者直播平台同步直播。

  三年間,《問政山東(dong) 》欄目不斷改進,不斷提升。2020年,《問政山東(dong) 》欄目組被山東(dong) 省委、省政府授予“勇於(yu) 創新獎”先進集體(ti) ;2021年,在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問政山東(dong) 》欄目榮獲“新聞名專(zhuan) 欄”。節目品牌外溢、示範引領效應愈加突出。目前,16個(ge) 地級市和10多個(ge) 縣、市、區按照當地黨(dang) 委、政府部署開辦了電視問政欄目,形成了省、市、縣三級問政矩陣。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1日 10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