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必須始終保持黨的團結統一

發布時間:2022-03-22 11:0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教育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執筆:孫存良)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以下簡稱《決(jue) 議》)深入闡述了我們(men) 黨(dang) 不斷維護黨(dang) 的團結、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百年曆程,並深刻指出,“保證黨(dang) 的團結統一是黨(dang) 的生命”。踏上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隻要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保持團結統一,就一定能夠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繼續考出好成績。

  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是黨(dang) 百年來交出優(you) 異答卷的關(guan) 鍵所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dang) 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dang) 的生命,也是我們(men) 黨(dang) 能成為(wei) 百年大黨(dang) 、創造世紀偉(wei) 業(ye) 的關(guan) 鍵所在。”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的重要密碼。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把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作為(wei) 黨(dang) 的政治建設重要內(nei) 容持續推進,不僅(jin) 確保了黨(dang) 的強大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而且確保了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事業(ye) 的偉(wei) 大成就,向人民、向曆史交出了一份優(you) 異的答卷。

  我們(men) 黨(dang) 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黨(dang) 的團結統一問題。黨(dang) 的二大製定的第一部黨(dang) 章明確規定了從(cong) 中央到地方黨(dang) 的各級組織係統,規定了黨(dang) 的紀律,對於(yu) 把我們(men) 黨(dang) 建成一個(ge) 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團結統一的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具有重要意義(yi) 。但在我們(men) 黨(dang) 成立之初,由於(yu) 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黨(dang) 的團結統一受到很大影響。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yi) 會(hui) 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dong) 同誌在黨(dang) 中央和紅軍(jun) 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ti) ,使全黨(dang) 更加團結統一,並為(wei) 後來戰勝張國燾的分裂主義(yi) 提供了堅強保證。抗日戰爭(zheng) 時期,毛澤東(dong) 同誌強調:“隻有經過共產(chan) 黨(dang) 的團結,才能達到全階級和全民族的團結,隻有經過全階級全民族的團結,才能戰勝敵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務。”為(wei) “團結全黨(dang) 同誌如同一個(ge) 和睦的家庭一樣,如同一塊堅固的鋼鐵一樣,為(wei) 著獲得抗日戰爭(zheng) 的徹底勝利和中國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奮鬥”,黨(dang) 的六屆七中全會(hui) 通過了《關(guan) 於(yu) 若幹曆史問題的決(jue) 議》,有力推動了全黨(dang) 思想統一。同時,我們(men) 黨(dang) 製定了《關(guan) 於(yu) 中央委員會(hui) 工作規則與(yu) 紀律的決(jue) 定》《關(guan) 於(yu) 統一抗日根據地黨(dang) 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guan) 係的決(jue) 定》等重要文件,開展整風運動,使全黨(dang) 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wei) 奪取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強大思想政治基礎。正是全黨(dang) 的團結統一,我們(men) 黨(dang) 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創造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偉(wei) 大成就。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不僅(jin) 同危害黨(dang) 的團結和統一的行為(wei) 作了堅決(jue) 鬥爭(zheng) ,還在黨(dang) 的七屆四中全會(hui) 上通過了《關(guan) 於(yu) 增強黨(dang) 的團結的決(jue) 議》,要求全黨(dang) 特別是黨(dang) 的高級幹部必須提高維護黨(dang) 的團結統一的自覺性,做到黨(dang) 的高級幹部應遵守的六條規定。黨(dang) 的八大把維護黨(dang) 的團結和統一鄭重寫(xie) 進黨(dang) 章,指出:“黨(dang) 的團結和統一,是黨(dang) 的生命,是黨(dang) 的力量所在。經常注意維護黨(dang) 的團結,鞏固黨(dang) 的統一,是每一個(ge) 黨(dang) 員的神聖職責。”這些重要舉(ju) 措,有力地鞏固了黨(dang) 的團結統一,使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

  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作出把黨(dang) 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jue) 策。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必須有一個(ge) 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麵,而黨(dang) 的團結統一則是全國團結穩定政治局麵的關(guan) 鍵。針對“文化大革命”對黨(dang) 的組織、黨(dang) 員的黨(dang) 性觀念等的衝(chong) 擊,黨(dang) 的十一屆五中全會(hui) 製定的《關(guan) 於(yu) 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對維護黨(dang) 的集中統一、堅持黨(dang) 性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黨(dang) 的十一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關(guan) 於(yu) 建國以來黨(dang) 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jue) 議》,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些重大事件、重要會(hui) 議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評價(jia) ,特別是正確評價(jia) 了毛澤東(dong) 同誌的曆史地位和毛澤東(dong) 思想的科學體(ti) 係,統一了全黨(dang) 思想。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men) 黨(dang) 高度重視和努力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形成萬(wan) 眾(zhong) 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推動我國實現了從(cong) 生產(chan) 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曆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cong) 溫飽不足到總體(ti) 小康、奔向全麵小康的曆史性跨越,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鮮明提出“保證黨(dang) 的團結統一是黨(dang) 的生命”“加強和維護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dang) 共同的政治責任”等新論斷,作出了一係列增強黨(dang) 的團結統一的新舉(ju) 措。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關(guan) 鍵要有一個(ge) 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黨(dang) 的十八屆六中全會(hui) 正式提出“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黨(dang) 的十九大把習(xi) 近平同誌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寫(xie) 入黨(dang) 章。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是黨(dang) 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保證全黨(dang) 服從(cong) 中央,堅持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dang) 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同時,我們(men) 黨(dang) 還通過《關(guan) 於(yu) 新形勢下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中共中央政治局關(guan) 於(yu) 加強和維護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幹規定》《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黨(dang) 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等黨(dang) 內(nei) 法規,不斷強化黨(dang) 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jue) 防止和反對個(ge) 人主義(yi) 、分散主義(yi) 、自由主義(yi) 、本位主義(yi) 、好人主義(yi) 等現象,特別是“七個(ge) 有之”等嚴(yan) 重影響和削弱黨(dang) 的團結統一問題。經過全黨(dang) 不懈努力,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得到有力保證,廣大黨(dang) 員“四個(ge) 意識”不斷增強,“四個(ge) 自信”更加堅定,“兩(liang) 個(ge) 維護”不斷鞏固,全黨(dang) 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黨(dang) 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zhong) 組織力、社會(hui) 號召力顯著增強,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成就。

  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是黨(dang) 繼續考出好成績的根本保證

  奮鬥沒有止境,趕考未有窮期。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全黨(dang) 同誌必須準備付出更為(wei) 艱巨、更為(wei) 艱苦的努力。而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則是我們(men) 黨(dang) 繼續創造新偉(wei) 業(ye) 、考出好成績的根本保證。

  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根本保證。近代以來,西方列強侵略我國屢屢得逞,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社會(hui) 缺乏凝聚力,中國人隻是“一盤散沙”。黨(dang) 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把廣大人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e) ,這是我們(men) 黨(dang) 取得偉(wei) 大成就的根本原因。黨(dang) 的團結統一,對於(yu) 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至關(guan) 重要。鄧小平同誌強調:“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首先要加強全黨(dang) 的團結,特別是要加強黨(dang) 的領導核心的團結。”黨(dang) 越是團結統一,就越具有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就越能夠團結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隻要全黨(dang) 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就能夠把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形成萬(wan) 眾(zhong) 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戰勝一切強大敵人、一切艱難險阻,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

  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是戰勝新的趕考之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的根本保證。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為(wei) 實現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寶貴經驗、精神動力。我們(men) 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在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征程中考出更好的成績。同時,我們(men)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新的趕考之路上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會(hui) 不斷增多增大,諸多矛盾交織,風險隱患集聚。國際上,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加,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我國外部環境將更趨複雜嚴(yan) 峻;一些國家出於(yu) 意識形態偏見,不願看到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發展壯大,總是想方設法阻撓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進程。在國內(nei)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jue) ,如經濟下行壓力增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風險增多、意識形態領域鬥爭(zheng) 依然複雜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黨(dang) 麵臨(lin) 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dang) 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dang) 統一意誌、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準備好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jue) 重大矛盾,更要保持全黨(dang) 的團結統一。

  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是製定符合中華民族整體(ti) 利益戰略決(jue) 策的根本保證。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要步驟,需要製定出符合中華民族整體(ti) 利益的戰略決(jue) 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以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根本宗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dang) 的性質宗旨,決(jue) 定了我們(men) 黨(dang) 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cong) 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集團、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因此能夠製定出符合中華民族整體(ti) 利益的戰略決(jue) 策。否則,黨(dang) 就會(hui) 變質、變色、變味,實現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就隻能是一句空話。

  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始終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

  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不能靠空喊口號,而是要靠采取具體(ti) 的舉(ju) 措,付諸具體(ti) 的行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黨(dang) 的團結統一靠什麽(me) 來保證?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嚴(yan) 密的組織體(ti) 係,靠全黨(dang) 同誌的高度自覺,還要靠嚴(yan) 明的紀律和規矩。”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必須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嚴(yan) 密的組織體(ti) 係、過硬的黨(dang) 員隊伍、鐵的紀律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

  以共同的理想信念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不是基於(yu) 利益結成的政黨(dang) ,而是以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信念組織起來的政黨(dang) 。列寧指出:“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的團結統一不是無原則的團結和表麵形式上的虛假統一,而必須完全站在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基礎上。”作為(wei) 一個(ge)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成立,就把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作為(wei) 自己的奮鬥目標,並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為(wei) 黨(dang) 的團結統一奠定了思想基礎。《決(jue) 議》強調:“馬克思主義(yi) 信仰、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必須強化理論武裝、增強黨(dang) 性修養(yang) ,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黨(dang) 員堅定理想信念,確保全黨(dang)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

  以嚴(yan) 密的組織體(ti) 係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嚴(yan) 密的組織體(ti) 係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顯著特征和獨特優(you) 勢。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必須堅決(jue) 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組織路線,以組織體(ti) 係建設為(wei) 重點,不斷健全黨(dang) 的各級組織,把黨(dang) 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zhong) 動員起來,為(wei)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組織基礎。要健全維護黨(dang) 的集中統一的組織製度,形成黨(dang) 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yan) 密體(ti) 係,推動黨(dang) 的組織和黨(dang) 的工作全覆蓋,努力使黨(dang) 的領導“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作為(wei) 黨(dang) 的組織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突出基層黨(dang) 組織的政治功能,著力提高基層黨(dang) 組織的組織力。貫徹落實民主集中製原則,建立健全組織製度體(ti) 係,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突出“四個(ge) 服從(cong) ”,最大程度地激發黨(dang) 的創造活力、維護黨(dang) 的團結統一。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是加強黨(dang) 的組織體(ti) 係建設的根本任務。全黨(dang) 同誌特別是黨(dang) 的領導幹部要從(cong) 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堅決(jue) 維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堅決(jue) 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以過硬的黨(dang) 員隊伍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黨(dang) 員是黨(dang) 的肌體(ti) 的細胞和黨(dang) 的活動的主體(ti) ,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最終要落腳到黨(dang) 員隊伍的高度自覺上。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yan) 格落實政治審查製度,注重考察發展對象的入黨(dang) 動機和政治素質,高標準高質量地做好發展黨(dang) 員工作。要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抓好黨(dang) 員教育管理,引導廣大黨(dang) 員深刻理解和把握維護黨(dang) 的團結統一的極端重要性,堅決(jue) 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反對陽奉陰違的兩(liang) 麵派行為(wei) 和一切陰謀詭計。要組織引導黨(dang) 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幹部是黨(dang) 和國家的骨幹,黨(dang) 的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必須對黨(dang) 忠誠,做到心中有黨(dang) 、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黨(dang) 的團結統一上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以鐵的紀律保持黨(dang) 的團結統一。要把我們(men) 這個(ge) 有著9500多萬(wan) 黨(dang) 員、480多萬(wan) 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的大黨(dang) 管理好,必須靠嚴(yan) 明的規範和紀律。黨(dang) 的紀律是多方麵的,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guan) 鍵的紀律。各級黨(dang) 組織和全體(ti) 黨(dang) 員要嚴(yan) 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全黨(dang) 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嚴(yan) 明組織紀律,強化組織意識,牢記自己是黨(dang) 的人,是組織的一員,時刻不忘自己應盡的義(yi) 務和責任,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cong) 組織,自覺接受組織安排和紀律約束,自覺維護黨(dang) 的團結統一。紀律的生命力在於(yu) 執行,要堅決(jue) 維護紀律的嚴(yan) 肅性、權威性,加強監督檢查、嚴(yan) 格執紀問責,堅決(jue) 查處違反黨(dang) 的紀律和規矩的行為(wei) ,堅決(jue) 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保證全黨(dang) 令行禁止。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2日 11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