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再現長征“破譯三傑”傳奇故事 小說《烏江引》用虛實建構文學魅力

發布時間:2022-03-28 14: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中革軍(jun) 委二局,一個(ge) 隱秘的存在。在紅軍(jun) 長征中,正是這個(ge) 隱秘的存在,屢屢破譯國民黨(dang) 軍(jun) 隊密碼情報,為(wei) 一次次突圍起到關(guan) 鍵作用,長篇小說《烏(wu) 江引》正是以這段曆史為(wei) 背景寫(xie) 就。“紀實與(yu) 虛構的交響——長篇小說《烏(wu) 江引》研討會(hui) ”日前在京穗兩(liang) 地以視頻連線方式同步舉(ju) 行。

  《烏(wu) 江引》呈現的是長征史詩的另一個(ge) 傳(chuan) 奇,一支鮮為(wei) 人知的秘密力量——以“破譯三傑”曾希聖、曹祥仁、鄒畢兆為(wei) 破譯主力的中革軍(jun) 委二局。他們(men) 利用早期無線通訊技術偵(zhen) 收的敵台信號,幾乎成功破譯了國民黨(dang) 軍(jun) 的所有密碼情報,為(wei) 紅軍(jun) 一次又一次突破重圍、絕處逢生起到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而國民黨(dang) 軍(jun) 對紅軍(jun) 的情報卻一無所獲。這是人類軍(jun) 事史上以弱勝強的情報戰孤例。

  研討會(hui) 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從(cong) 紀實與(yu) 虛構融合的角度對這部作品的文學性進行了深入解讀和闡釋。專(zhuan) 家們(men) 一致認為(wei) ,鑒於(yu) 題材的稀有性和特殊性,這是一次具有“超高難度”的創作。作家龐貝迎難而上,在小說主題、結構、敘事、人稱和語言諸方麵進行了創新性探索,使得小說文本呈現出很高的文學品質。這是一部既有曆史的現場感,又有文學審美的莊重感的長篇小說力作。在紀實與(yu) 虛構的關(guan) 係處理上,在“中國故事的國際表達”上,此作對於(yu) 當今文學創作,尤其是對於(yu) 革命曆史題材的創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

  中國作協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吳義(yi) 勤評價(jia) ,長征對我們(men) 來說是一個(ge) 曆史的富礦,一個(ge) 精神的富礦,也是文學的富礦。對比長征的偉(wei) 大內(nei) 涵,文學呈現的還遠遠不夠。《烏(wu) 江引》可以說是交出了比較獨特的文學的答卷,是中國文學、中國作家向長征這個(ge) 偉(wei) 大題材的致敬。

  這部小說分“速寫(xie) ”和“側(ce) 影”兩(liang) 部分,前者是軍(jun) 委二局匿名者的戰地筆記,後者是今人對這段秘史的艱難尋訪。小說用這種虛實相間的複調筆法再現曆史,巧妙勾連起紅軍(jun) 長征、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等整個(ge) 二十世紀革命史。

  “‘紀實與(yu) 虛構的交響’,這個(ge) 表述能夠抓住這部作品的魂。讀者對紀實的閱讀期待是,作為(wei) 親(qin) 曆者,這個(ge) 事我見過,你們(men) 相信我就可以了。但是龐貝在書(shu) 裏,非常高明地在第一部分《速寫(xie) 》用了‘我們(men) ’這個(ge) 人稱講述。雖然是虛構,但是作者寫(xie) 作技巧很高,成功把讀者帶入。第二部分《側(ce) 影》,通過考察把一些真相打撈回來還給讀者,這是紀實。兩(liang) 部分構成交響,互為(wei) 補充,相得益彰。”《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如此分析。

  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賀紹俊教授看來,對於(yu) 《烏(wu) 江引》這樣一部風格獨特的作品,不必沿用固有的關(guan) 於(yu) 紀實和虛構的概念來定位,“這是文體(ti) 上的突破,作者打破了虛構和紀實的概念,讓我們(men) 看到小說一種新的功能。我更願意用‘還原’這個(ge) 詞來理解龐貝寫(xie) 作的目的。對於(yu) 一般讀者來說,即便在史料中看見‘軍(jun) 委二局’這幾個(ge) 字,也隻是一個(ge) 冷冰冰的名詞。龐貝要做的是一件還原曆史細節的工作。”

  “讀到第二部《側(ce) 影》眼前一亮,它升華了前麵部分。《側(ce) 影》裏麵有類型小說元素,有非虛構元素,有懸疑的東(dong) 西在裏麵,虛實相間,通過多種文學類型結合,把這部小說的審美提到了更高的高度,這也是龐貝非常重要的嚐試。”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慶祥在分析作品文體(ti) 創新的同時,也談及《烏(wu) 江引》的技術意義(yi) ,“我們(men) 關(guan) 於(yu) 長征的書(shu) 寫(xie) 和想象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而且有特色的、有個(ge) 性的、有力量的書(shu) 寫(xie) 更是非常罕見,《烏(wu) 江引》為(wei) 當代文學寫(xie) 作關(guan) 於(yu) 長征的想象提供了新的視角。”(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