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陘:喚醒古窯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解說】今年49歲的李耀會(hui) 是石家莊市井陘礦區馮(feng) 家溝陶瓷藝術館館長,大學期間因攻讀“日用工業(ye) 品造型設計”,他對陶瓷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1995年大學畢業(ye) 後,他來到馮(feng) 家溝工作。
【同期】馮(feng) 家溝陶瓷藝術館館長 李耀會(hui)
我1995年畢業(ye) 分配到石家莊市陶瓷廠,在廠裏從(cong) 事技術員工作,當時廠裏比較紅火,主要生產(chan) 一些缸、甕、壇、工藝品,還有一些花盆等等。
【解說】在馮(feng) 家溝村工作期間,李耀會(hui) 了解到馮(feng) 家溝窯區是井陘窯的代表,而井陘窯是河北“四大古窯”之一,井陘窯遺址就在馮(feng) 家溝村附近。那時候一有時間,李耀會(hui) 就去井陘窯遺址轉悠,並撿回一些陶瓷碎片進行研究。
【同期】馮(feng) 家溝陶瓷藝術館館長 李耀會(hui)
其中有漢代的漢磚漢瓦、漢罐罐,還有一些宋金時代的(陶瓷 )日用品(碎片),然後我對這個(ge) 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我想把它發揚光大,傳(chuan) 承下去。
【解說】2002年石家莊市陶瓷廠解體(ti) 後,李耀會(hui) 把廠裏的技術骨幹召集在一起,開始獨自研發、生產(chan) 、銷售陶瓷藝術品,一心想把井陘窯的千年窯火傳(chuan) 承下去。
【同期】馮(feng) 家溝陶瓷藝術館館長 李耀會(hui)
當時我們(men) 有技術,沒有訂單也沒有市場,所以我們(men) 就一家一家跑(銷售),按當時說就是“掃街”。
【解說】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李耀會(hui) 的陶瓷廠由小變大。2015年李耀會(hui) 成功恢複了馮(feng) 家溝古窯燒製技藝,並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隨著規模不斷擴大,李耀會(hui) 的陶瓷廠雇傭(yong) 了很多當地村民,讓農(nong) 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ye) 。
【同期】石家莊市井陘礦區賈莊村民村民 王秋娥
我原來在家種種菜帶帶孩子,我現在在這兒(er) 工作挺好,既能(照)顧了家也能掙點兒(er) 錢,一個(ge) 月掙2000多吧。
【解說】2019年,李耀會(hui) 建起一座馮(feng) 家溝陶瓷藝術館,藝術館中收藏了從(cong) 漢代到當代的各類陶瓷展品500多件,通過參觀陶瓷藝術館,可以對馮(feng) 家溝古窯的曆史有一個(ge) 詳盡的了解。目前,馮(feng) 家溝陶瓷藝術館已經成為(wei) 當地的旅遊景點和研學基地,在這裏人們(men) 不僅(jin) 可以欣賞到精美的陶瓷藝術品,還可以親(qin) 自動手,通過陶藝製作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
【同期】馮(feng) 家溝陶瓷藝術館館長 李耀會(hui)
下一步我們(men) 計劃與(yu) 當地鄉(xiang) 村旅遊相結合,做一些受遊客青睞的文創產(chan) 品,爭(zheng) 取在傳(chuan) 承陶瓷文化的同時,助力文旅鄉(xiang) 村發展。
艾廣德 範二虎 河北石家莊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