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保供,上海正全力以赴

發布時間:2022-04-08 16:1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任 鵬 顏維琦

  當前,上海疫情防控到了關(guan) 鍵時期,疫情還在高位運行,形勢極其嚴(yan) 峻,民生保障牽動人心。

  記者從(cong) 4月7日舉(ju) 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上海堅持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資保障同部署、同落實,統籌物流資源,對接電商平台,補足配送力量,完成社區“最後一公裏”的配送任務;動員每個(ge) 社區發揮誌願者力量建立專(zhuan) 門配送隊伍,做好“最後一百米”的到家服務。

  上海市副市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生活物資保障專(zhuan) 班負責人陳通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上海正在努力解決(jue) 保供人力運力不足的問題,並全力打擊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允許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區的快遞小哥等保供人員,走出封控區,回到保供崗位,完成社區“最後一公裏”的配送任務。針對市民反映的各類問題,連夜召集會(hui) 議、想方設法推動解決(jue) ,上海正在全力以赴做好生活物資供應工作。

  叮咚買(mai) 菜寶山區域負責人張偉(wei) 偉(wei) 告訴記者,寶山區共有29家前置倉(cang) ,此前因疫情影響,15家暫停營業(ye) ,收到有關(guan) 部門通知後,已第一時間通知區域內(nei) 的站長們(men) ,準備開業(ye) 事宜,並統計一線員工名單,為(wei) 員工申請保供通行證,積極與(yu) 居委會(hui) 溝通,幫助他們(men) 重返保供第一線。在寶山區淞發站,店裏已返崗25名員工,7日當天配送完成1500份訂單。

  針對市民買(mai) 菜難,美團買(mai) 菜上線社區集單服務,以居民小區為(wei) 單位開通服務,優(you) 先覆蓋封閉小區多、配送壓力大的重點區域。居民完成集單後,相關(guan) 商品次日將統一配送至小區,累計超20萬(wan) 單。首批開通服務的有楊浦、鬆江、寶山、徐匯、普陀。“最後一公裏”運力不足是分揀和配送的難點,為(wei) 此,美團買(mai) 菜從(cong) 全國各地調配近千名熟練分揀人員馳援上海。

  另外,2日開始,美團緊急從(cong) 北京運來一批新一代自動配送車,這些無人配送車可載重超150公斤,實現無接觸配送,有效緩解當下上海社區“最後一百米”的配送難問題。

  從(cong) 6日起,盒馬鮮生在上海開啟自提應急通道,首批上線4家盒馬X會(hui) 員店。服務采取團購自提方式,優(you) 先保障對物資有急需的醫護群體(ti) 、誌願者團體(ti) 、特殊人群的保供需求。隨後,自提應急通道將在上海盒馬鮮生門店全麵鋪開。

  6日下午3點多,靜安區臨(lin) 汾路街道的臨(lin) 汾花園小區門口,40多位身穿藍色防護服的誌願者正在搶抓時間運送生活必需品。小區居民、快遞小哥戴道罡和他的4位同事,將牛奶、肉類、連花清瘟膠囊等物品,搬到電動車的大籃筐內(nei) 。“我們(men) 幹這個(ge) 很熟練,而且車上都有個(ge) 大筐子,裝得多,也送得快。”從(cong) 吉林來上海打拚多年的戴道罡告訴記者。

  除了電動車,由臨(lin) 汾花園小區誌願者自發組成的“愛心車隊”用上了各種交通工具:出租車、私家車、平板車,甚至還有帶輪子的籃筐……他們(men) 奔波在小區樓棟,為(wei) 1650戶居民配送生活物資。

  “在小區兜著圈送東(dong) 西,這是從(cong) 來沒經曆過的。”裝滿後備廂,隨即送貨的出租車司機施劍峰說。小區封閉管理後,他就向居委會(hui) 報名做了誌願者。2日晚上7點,裝載著急需蔬菜的卡車到達小區門口。這是誌願者們(men) 第一次麵對配貨場麵,那天誌願者也多,有100多位,人工接力、卸貨、清點後,大家馬上用各種車輛開始配送。施師傅說,那天大家都忙到深夜,沒有一個(ge) 人有怨言。

  “‘愛心車隊’中六成的誌願者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中青年居多,很多老黨(dang) 員也積極報名參加,但我們(men) 考慮到老黨(dang) 員的身體(ti) 實際情況,就安排中青年同誌進行配送。”臨(lin) 汾路街道場中路1011弄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肖昌說,讓他感動的,不僅(jin) 有中青年黨(dang) 員,還有很多老黨(dang) 員也積極報名參加,不僅(jin) 有共產(chan) 黨(dang) 員衝(chong) 鋒在前,還有不少小區居民挺身而出。

  (光明日報上海4月7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08日 01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