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山西發現千年東周墓葬 或反映晉國邊地文化複雜性

發布時間:2022-04-12 16:06:00來源: 中新社

  中新社太原4月11日電(楊佩佩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對外公布隰縣瓦窯坡東(dong) 周墓2座墓葬發掘情況。其中一墓葬在春秋時期的晉文化墓葬中極為(wei) 少見,或反映晉國邊地文化複雜性。

  2005年,隰縣瓦窯坡東(dong) 周墓因盜掘嚴(yan) 重,臨(lin) 汾市文物局與(yu) 隰縣文物局聯合對該墓地進行發掘,共發現東(dong) 周時期墓葬17座,其中有11座墓葬出土青銅器。2013年以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墓地出土青銅器進行修複。

  9年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陸續對外公布隰縣瓦窯坡東(dong) 周墓4座陶器墓及9座銅器墓發掘情況。11日,該考古研究院再次對外公布2座墓葬的發掘情況,為(wei) M25、M26。

  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方麵介紹,從(cong) 葬俗來看,M25具有典型的晉文化特征;M26為(wei) 二次葬,以往在春秋時期的晉文化墓葬中極為(wei) 少見,或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晉國邊地文化來源及人群構成的相對複雜。

  M25位於(yu) 發掘區西北部,被嚴(yan) 重盜擾,盜洞在墓口的東(dong) 北角,呈長方形,墓室內(nei) 東(dong) 、北部均被盜擾。木質葬具均已朽盡,僅(jin) 見灰痕,從(cong) 灰痕推測葬具為(wei) 單槨雙棺。人骨保存較好,仰身直肢,頭向北,麵向上。

  隨葬器物有銅甗鬲部、銅戈、銅矛頭、玉芯等共27件,因盜擾嚴(yan) 重,個(ge) 別器物已有移位,不同功用器物分別放置於(yu) 槨室與(yu) 外棺之間的東(dong) 、南、西、北部,小件飾品則放置於(yu) 人骨的頭、手部位。從(cong) 出土器物看,該墓年代相當於(yu) 春秋晚期偏早階段。

  M26位於(yu) 發掘區北部,未見有葬具,人骨保存極差,隨葬器物中銅鼎、陶罐各1件。該墓為(wei) 二次葬,以往在三晉東(dong) 周墓中少見,其中出土的銅鼎周身光素、足部細瘦,是春秋中期偏晚階段器物的特征,該墓年代大致相當於(yu) 春秋中期偏晚階段。(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