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自覺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

發布時間:2022-04-19 11:23: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邱勇(清華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

  2021年4月1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yang) 出大師來的。我們(men) 要有這個(ge) 自信,開拓視野、兼收並蓄,紮紮實實把中國教育辦好。”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zheng) 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zheng) ,人才競爭(zheng) 首先是人才培養(yang) 的競爭(zheng) 。高校肩負著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必須堅定人才培養(yang) 自信,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為(wei) 國家、為(wei) 民族、為(wei) 人民培養(yang) 更多可堪大任的傑出英才。

  堅持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不動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隻要我們(men) 在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上有作為(wei) 、有成效,我們(men) 的大學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話語權。”辦好高等教育,必須解決(jue) 好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個(ge) 根本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我們(men) 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在黨(dang) 的領導下走過了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的極不平凡曆程,辦學規模、培養(yang) 質量、服務能力實現曆史性躍升。新征程上,必須更加凸顯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堅持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不動搖,為(wei) 各方麵各領域培養(yang) 和輸送優(you) 秀人才。

  堅持走人才自主培養(yang) 之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ti) 係,有各項事業(ye) 發展的廣闊舞台,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yang) 造就大批優(you) 秀人才,完全能夠培養(yang) 出大師。我們(men) 要有這樣的決(jue) 心、這樣的自信!”培養(yang) 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踏上新征程,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you) 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wei) 迫切,滿足這樣龐大的人才需求必須主要依靠自己培養(yang) 。實踐證明,隻有堅持走人才自主培養(yang) 之路,才能形成人才資源競爭(zheng) 優(you) 勢,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高校要心懷“國之大者”,完善高水平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加快培養(yang) 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同時,樹立世界眼光、拓展全球視野,加強高水平國際交流合作,吸收借鑒國外高等教育發展的有益經驗,為(wei)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作出應有貢獻。

  堅持育人與(yu) 育才相統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才培養(yang) 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這是人才培養(yang) 的辯證法。”青年正處於(yu) 價(jia) 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jia) 值觀養(yang) 成十分重要。高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做好立德樹人工作,首先要教育學生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高校要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不懈抓好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教育,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推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引導學生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奮鬥之中。自覺主動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培養(yang) 更多有中國心、中國情、中國味的人。

  堅持提升人才培養(yang) 能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必須堅定人才培養(yang) 自信,造就一流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yang) 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jun)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要發揮培養(yang) 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jun) 作用,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創新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激勵最優(you) 秀的學生立誌投身基礎學科研究,為(wei) 國家培養(yang) 更多學術思想活躍、具備國際視野、發展潛力巨大的基礎學科領域未來學術領軍(jun) 人才。進一步提升師資水平,積極延攬世界頂尖人才,大力培養(yang) 一流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強化師德師風第一評價(jia) 標準和教書(shu) 育人第一學術責任,引導教師做學生為(wei) 學、為(wei) 事、為(wei) 人的示範,以一流師資培養(yang) 一流人才。不斷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ti) 製機製,落實“五育並舉(ju) ”要求,著力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ti) 育工作、美育工作,廣泛開展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