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疙瘩”為何在春季高發?該如何防治?
春季到來,又到了外出踏青賞花的季節,但同時,春季也是過敏性疾病高發季節,蕁麻疹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疾病在我國不但發病率較高,同時也會(hui) 給患者生活帶來影響。為(wei) 何蕁麻疹會(hui) 在春季高發?到底該如何防治?
“風疙瘩”為(wei) 何在春季高發?它到底有多嚴(yan) 重?
蕁麻疹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wei) 全身任何部位皮膚均可出現大小不等的紅斑、風團並伴有瘙癢。多數患者其症狀會(hui) 在一天之內(nei) 自行消退,皮膚可恢複至原樣,因此蕁麻疹也被稱為(wei) “風疙瘩”。
春秋兩(liang) 季蕁麻疹多發的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感染,氣溫冷熱交替頻繁容易導致病毒感染,並由此誘發蕁麻疹的發作。
“蕁麻疹是皮膚科常見的病,根據我們(men) 的調查,國人大概每100個(ge) 人裏麵差不多7到8個(ge) 在一生當中會(hui) 得蕁麻疹。而從(cong) 時點患病率看,大約達到0.8%。算下來中國患者數超過千萬(wan) 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在日前舉(ju) 行的一場線上分享會(hui) 上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
除了發病率較高,蕁麻疹患者還要忍受病症帶來的“煎熬”。蕁麻疹可根據持續時間、是否有特定誘因等因素進一步分型。
其中,風團每天發作或間歇發作、持續時間>6周且誘因不明的蕁麻疹被稱為(wei)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給患者帶來的影響更大。
“有些患者曾經跟我們(men) 說,我寧願忍受疼痛,也不願意忍受搔癢,搔癢是往心裏去的鑽心地癢,甚至有些人不想活了。”
張建中說,臨(lin) 床上經常遇到有的患者身上“千瘡百孔”,全是抓痕,有些人因此引起焦慮、抑鬱等問題,對生活質量影響很大。
治療蕁麻疹有哪些手段?
蕁麻疹的病因和發病機製十分複雜,很難通過一次治療就達到永久治愈、再也不複發的效果。因此,對於(yu)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治療目的隻能是“控製”病情,逐步減輕其發作的頻率和程度。
那麽(me)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目前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據介紹,目前,對於(yu) 蕁麻疹的治療,抗組胺藥是最常用的藥物。有報道顯示,在治療上,抗組胺藥物是目前臨(lin) 床上最常用的治療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製症狀。但臨(lin) 床中發現,有超過1/2的患者在使用標準劑量抗組胺藥治療後效果不佳,增加劑量後仍有近1/3患者的症狀無法被有效控製,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依然巨大。
中國蕁麻疹診療指南(2018版)提出,對於(yu)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如對一線、二線抗組胺藥物治療無效,三線治療可考慮選擇生物製劑,如奧馬珠單抗,對多數難治性蕁麻疹有較好療效。
就在日前,來自國家藥監局的公開信息顯示,諾華的創新生物製劑茁樂(le) (奧馬珠單抗)在中國獲批。
“奧馬珠單抗有預防的作用。另外因為(wei) 它是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在體(ti) 內(nei) 的代謝是比較慢的,所以一個(ge) 月打一針,就能夠維持得很好。”張建中解釋說。
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預防和治療作用來講,奧馬珠單抗都要優(you) 於(yu) 目前現有的抗組胺治療。因此,該藥在中國的獲批也意味著,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了更多的選擇。
另外,專(zhuan) 家也提醒,想要穩定控製病情,除了服用藥物以外,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
例如,平時應注意養(yang) 成良好的生活習(xi) 慣,保證充足睡眠,積極鍛煉身體(ti) 、增強免疫力,防止免疫功能紊亂(luan) ;穿衣宜以寬鬆、輕薄、吸汗的棉質衣服為(wei) 主,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外出踏青、旅遊要事先做好功課,如花粉、柳絮過敏者減少春天外出,必須外出時要做好必要防護措施,等等。(記者張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