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打破育種瓶頸,實現優異性狀“魚與熊掌”兼得

發布時間:2022-04-22 11:11:00來源: 中國科學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chuan) 與(yu) 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揭示了水稻產(chan) 量核心要素穗重和穗數之間相互製約的分子機製,為(wei) 突破這一育種瓶頸提供了新的遺傳(chuan) 資源與(yu) 研究思路。相關(guan) 成果4月21日發表於(yu) 《自然—生物技術》。

  “魚與(yu) 熊掌”之困

  水稻是最重要的主糧作物之一,養(yang) 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水稻產(chan) 量主要由三個(ge) 核心要素決(jue) 定:穗數、每穗粒數、粒重。

  然而,這三個(ge) 性狀在水稻中通常呈負相關(guan) 。比如穗子增大時,穗數減少。

  “這種的性狀間此消彼長的現象稱為(wei) 權衡效應(trade-off effect)。”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遺傳(chuan) 發育所副研究員宋曉光向《中國科學報》解釋,它是植物在長期的選擇進化過程中獲得的,由於(yu) 植物在自然環境中生長時可供其使用的資源是有限的,在增強某方麵性狀的同時,就不得不削弱其他方麵性狀。

  科學家已經發現,這些不同農(nong) 藝性狀之間此消彼長的權衡效應可能與(yu) 兩(liang) 個(ge) 因素有關(guan) ——連鎖累贅或基因多效性。

  據介紹,連鎖累贅是傳(chuan) 統回交育種中,在有利基因的導入中帶入了與(yu) 之連鎖的不良基因,造成育種後代表型與(yu) 預期結果不一致。目前,這一問題可通過基因的精細定位和交換重組來解決(jue) 。

  然而,基因多效性引起的權衡效應仍未有有效方法進行解除。目前的基因功能研究主要關(guan) 注一個(ge) 基因產(chan) 生的優(you) 異表型,而往往忽略了其同時帶來的負效應,使得育種實踐中這種負效應難以破除,隻有少量基因能夠得到很好利用。

  是否能夠解決(jue) 基因多效性造成表型間的權衡效應呢?為(wei) 了回答這一問題,研究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對水稻理想株型主效調控基因IPA1進行了編輯,實現了穗重和穗數優(you) 異表型“魚和熊掌”的兼得,突破了現有育種瓶頸。

  “剪掉”性狀連鎖

  IPA1是李家洋團隊之前鑒定出來的一個(ge) 典型的多效性基因。它可以調控水稻多方麵生長發育過程,對抗病性和環境適應性也有重要調控作用。

  “增加IPA1在水稻中的表達量可增加水稻每穗粒數,使水稻的穗子變大,但是同時會(hui) 使每棵水稻長出穗子的數量(分蘖數)降低,影響了其增產(chan) 潛力。”宋曉光說,“如果能隻提高IPA1在穗部的表達水平,使其隻增大穗部,而不影響穗數,甚至增加穗數,就能進一步提高水稻的產(chan) 量。”

  為(wei) 突破基因多效性造成的穗部和分蘖的製約關(guan) 係,研究團隊提出了通過改造IPA1的表達調控區,分別調控其在幼穗、莖基部等各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實現不同表型的特異性調控,從(cong) 而打破產(chan) 量因素之間負效應的策略。

  宋曉光介紹,一個(ge) 基因可分為(wei) 編碼區和表達調控區(順式調控區),其中編碼區決(jue) 定了基因編碼產(chan) 物的功能,而表達調控區決(jue) 定了這個(ge) 基因在何種組織和器官表達及表達的時間和多少。

  “編碼區和表達調控區的變異都在作物的馴化和改良中發揮了關(guan) 鍵的作用。但是由於(yu) 技術方法的製約,之前的研究大部分集中於(yu) 編碼區,對表達調控區的研究十分匱乏。”他說。

  利用“基因剪刀”CRISPR/Cas9技術,研究團隊對IPA1基因的表達調控區進行了係統性的序列刪除,來研究其功能。

  “基因編輯工具很強大,可以對一個(ge) 基因的任何區段進行編輯操作,但要對哪裏進行編輯才能打破負效應,我們(men) 需要確定這些區段。”論文通訊作者、遺傳(chuan) 發育所研究員餘(yu) 泓說,為(wei) 此,他們(men) 把IPA1基因的表達調控區像“瓦片”一樣,分成很多段,對其分別進行刪除,以此推斷“哪個(ge) 瓦片”中含有重要的啟動子調控元件。

  通過這種方法,他們(men) 從(cong) 表達調控區刪除的水稻株係中發掘出一個(ge) 可同時提高穗數和穗大小的材料IPA1-Pro10,其在IPA1表達調控區有54個(ge) 堿基的片段刪除,具有穗重和穗數同時增加、株高變高、莖稈和根係粗壯的表型。

  新材料會(hui) 讓產(chan) 量提高多少呢?對此,研究團隊進行了三個(ge) 田間小區測產(chan) 鑒定,結果表明新材料IPA1-Pro10與(yu) 對照品種中花11相比能夠增產(chan) 15.9%,大大提高了水稻產(chan) 量。

  “這是率先在植物中成功使用‘啟動子敲擊’策略的研究之一,是促進水稻產(chan) 量提升的重要突破性進展。”一位審稿人評價(jia) 。

  為(wei) 了解其背後機製,該團隊進一步研究表明,馴化關(guan) 鍵轉錄因子An-1能通過結合54bp關(guan) 鍵順式作用元件中的一個(ge) GCGCGTGT基序特異調控IPA1在幼穗的表達水平,進而特異調控穗部表型。

  引領育種新趨勢

  談到這項研究的最大亮點,餘(yu) 泓表示,傳(chuan) 統育種都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資源,把優(you) 異基因聚合在一起,來創製新種質。其前提是某個(ge) 品種中存在我們(men) 想要的優(you) 異基因。而要打破通常存在的諸如穗數和穗重等優(you) 異性狀之間的“相生相克”,就要通過創製新資源的方式來實現。

  新研究通過“瓦片”平鋪刪除策略,通過編輯篩選水稻關(guan) 鍵基因的表達調控區成功實現了水稻產(chan) 量關(guan) 鍵要素間負相關(guan) 性的解除,為(wei) 通過創製全新遺傳(chuan) 資源,打破水稻產(chan) 量瓶頸提供了有效策略。

  “這是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研究趨勢,也是了解多個(ge) 數量性狀基因之間相互作用分子機製的重要進展。”一位審稿人如是表示。(馮(feng) 麗(li) 妃)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