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馬克龍連任成功,法蘭西重生存疑

發布時間:2022-04-26 11:2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駐巴黎記者 何農(nong)

  法國內(nei) 政部25日淩晨公布總統選舉(ju) 第二輪投票統計結果,現任總統馬克龍以58.54%的有效選票獲得連任,將繼續留在法國總統府愛麗(li) 舍宮履職,任期5年。第3次參加競選的極右翼政黨(dang) “國民聯盟”候選人瑪麗(li) 娜·勒龐獲得41.46%的有效選票,再次敗選。

  約4880萬(wan) 法國選民通過兩(liang) 輪投票,最終選擇了“穩定”。選民沒有選擇支持空洞的承諾和不切實際的執政綱領,沒有選擇計劃讓法國人在60歲到62歲退休的候選人,而是選擇了堅持讓法國人在65歲或64歲退休的馬克龍。通過了第1輪選舉(ju) 、從(cong) 12名候選人中拚殺出來的馬克龍和勒龐,體(ti) 現的是兩(liang) 種幾乎完全不同的看待法國人、看待法國、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角度,所提供的也是幾乎完全不同的解決(jue) 方案。雖然兩(liang) 位候選人在每次演講最後都高喊“法蘭(lan) 西萬(wan) 歲!”“共和國萬(wan) 歲!”,但實際上其中的內(nei) 涵大相徑庭。

  馬克龍贏在了什麽(me) 地方?觀察家認為(wei) ,選民們(men) 最終選擇了馬克龍,首先,這是對馬克龍5年執政成績和執政道路的肯定。盡管困難重重,但是法國是必須進行包括退休製度改革在內(nei) 的深層次經濟改革、結構改革的法國;是既要堅持獨立自主,又要加強與(yu) 盟友聯係的法國;是歐盟成員的法國,也是要在歐洲一體(ti) 化進程中進一步發揮領導作用的法國;是在麵對氣候變化、核不擴散、全球化以及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等時代重大課題時,既要堅持立國之本,也要發揮獨特作用的法國。

  其次,這是對馬克龍自我修正能力的肯定。馬克龍第1個(ge) 5年任期中多次麵臨(lin) 重大考驗,比如“黃馬甲”運動以及眼下的新冠肺炎疫情。起因於(yu) 抗議政府加征燃油稅、始於(yu) 2018年的“黃馬甲”運動,是法國巴黎50多年來最大的社會(hui) 騷亂(luan) ,持續數十周之久,數十萬(wan) 民眾(zhong) 穿上黃馬甲走上街頭抗議,重創法國經濟和社會(hui) 。為(wei) 回應運動參加者的訴求,馬克龍史無前例地發起了為(wei) 期兩(liang) 個(ge) 月的全國大辯論,列出核心議題,呼籲法國人以辯論而非街頭暴力的形式,將不滿轉化為(wei) 解決(jue) 問題的具體(ti) 方案。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法國各地舉(ju) 行了1萬(wan) 餘(yu) 場會(hui) 議,有超過150萬(wan) 人直接參與(yu) 大辯論,馬克龍本人也主動介入。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法國政府初期應對不力,造成社會(hui) 恐慌、疫情蔓延。後來,法國政府及時改弦易轍,強力封堵,同時極力推動疫苗注射,終使疫情逐漸平穩,社會(hui) 情緒趨於(yu) 穩定。

  然而,馬克龍雖然贏得了大選,但是他的對手畢竟獲得了接近一半的選票。法國社會(hui) 的撕裂狀態已成事實。

  在20年前的2002年法國大選中,麵對瑪麗(li) 娜·勒龐的父親(qin) 讓-瑪裏·勒龐,爭(zheng) 取連任的雅克·希拉克總統獲得了83%的選票,取得了西方國家大選中少有的一邊倒的勝利。那個(ge) 時候,極右翼理念和行為(wei) 受到法國各黨(dang) 各派的一致唾棄和抵製。

  20年後,極右翼勢力的得票率已經從(cong) 當年的17%上漲到今天的41.46%,這是曆史性的改變。根據選前民調數字,勒龐的支持者當中,35%是白領和藍領,這意味著她受到工薪階層的廣泛支持。而在馬克龍的支持者中,比率達到35%的群體(ti) 則是每月家庭稅後收入超過3000歐元的法國人。此外,還有38%的退休人員投票給馬克龍。相比之下,每月家庭稅後收入低於(yu) 1250歐元的選民中,隻有14%支持馬克龍。通過這些數字可以看出,馬克龍的選票基本盤是中產(chan) 階級及以上階層,而“月光族”“月負族”則是勒龐的基本支持者。

  在希拉克於(yu) 1995年至2007年擔任法國總統期間,傳(chuan) 統右翼擁躉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勞工階層,現在這個(ge) 階層的選民已經大都被極右派吸引去了。而當年曾被指責為(wei) “吃魚子醬的左派”(即左派中的有錢人),現在基本上都成為(wei) 馬克龍的支持者。按照這些民調的結果,投票給馬克龍和投票給勒龐的選民的區別,是社會(hui) 階層的區別。當然,選民們(men) 投票給一個(ge) 候選人,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理由和訴求,不同地區、不同族群也有不同原因。這樣劃分雖然可能不那麽(me) 準確和科學,但還是能夠相對清晰地勾畫出目前法國社會(hui) 分裂的狀況。

  另外,兩(liang) 人不同的個(ge) 性和政治行為(wei) 模式,也是造成選民分野的一個(ge) 原因。“傲慢”“虛偽(wei) ”“不接地氣”,通常是部分選民,特別是政敵對馬克龍的描述。而即使不喜歡勒龐、不會(hui) 投票給她的選民中,也有不少人承認她“是一個(ge) 坦率的人”。當然,也有不少評論認為(wei) ,勒龐從(cong) 根本上並沒有從(cong) 其父言行不一的性格和善於(yu) 利用言語煽動公眾(zhong) 的手腕中跳脫出來。比如,在競選中麵對選民時,她很會(hui) “蠱惑人心”。她不是說“選擇馬克龍,或者選擇我”,而是說“選擇馬克龍,或是選擇法國”“人民去投票,人民就能贏”。這些口號無形中就把自己與(yu) 法國和法國人民畫上了等號。

  一位選民對記者說,我投勒龐一票,就是因為(wei) 她表達了我的憤怒,而並不是因為(wei) 我多麽(me) 支持她的政綱。另一位選民說,很多選民們(men) 投票給馬克龍,並不是因為(wei) 有多麽(me) 支持他,隻是因為(wei) 不想讓另一個(ge) 人當選而已,希望當選總統能夠聽到選民們(men) 的聲音,回應他們(men) 的訴求。

  記者的老朋友,經濟學教授約艾爾說,法國再這樣走下去,衰落趨勢不可避免。就像傳(chuan) 統右翼的候選人貝格萊斯在競選中所言:不改革,在全球敘事中將不會(hui) 再有法國的位置。新總統肩上一副老擔子,法蘭(lan) 西能否重生,未來5年至關(guan) 重要。

    (光明日報巴黎4月25日電)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