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胖三斤
每逢佳節胖三斤,在假期,家裏的飯桌上菜肴豐(feng) 盛,你是不是沒有忍住嘴,胡吃海喝起來?吃完後嘴巴是過足癮了,可是胃卻有點吃不消了,甚至因此好幾天食欲不振。幾位醫學專(zhuan) 業(ye) 人士為(wei) 讀者支招。
一穴:中脘穴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二外科趙先明主任醫師推薦按揉中脘穴。中脘穴是胃的募穴,是胃氣匯聚的大本營,通過刺激中脘穴,可調節脾胃功能,使脾氣得升、胃氣下降。
【操作方法】
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沿一個(ge) 方輕輕做畫圈揉搓5—10分鍾,注意手下與(yu) 皮膚之間不要出現摩擦,即手掌始終緊貼著皮膚,帶著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組織做小範圍的環旋運動以表皮產(chan) 生熱感為(wei) 宜。中醫講順時針為(wei) 補、逆時針為(wei) 泄,一般是指肚臍周圍,此處不必考慮順逆補泄。
一飲:酸梅湯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譚漢添副主任藥師推薦一款飲品——酸梅湯,有消食健胃、行氣活血功效。
酸梅湯是以烏(wu) 梅為(wei) 主藥,還配伍了山楂、炙甘草、桂花、陳皮。傳(chuan) 統的烏(wu) 梅有幾種炮製法:煙熏、生曬、醋製。煲酸梅湯推薦煙熏的,煙熏後的烏(wu) 梅比較黑潤、肉厚實,另外煙熏以後形成的有機酸含量是最高的。這種有機酸叫枸櫞酸,人運動以後覺得疲勞,是因為(wei) 產(chan) 生了大量乳酸,枸櫞酸可以降低乳酸含量,起到緩解疲勞、生津止渴的作用。山楂的品類很多,有炒山楂、鮮山楂等。如果你怕酸或者想增加健脾作用的話,就可以用炒山楂。想助消化而不是以健脾為(wei) 主,就可以選擇鮮山楂。加入炙甘草、桂花和陳皮有兩(liang) 個(ge) 作用:一是增強藥效,二是調節香味。
【配搭比例與(yu) 熬製方法】
烏(wu) 梅15克左,山楂3到5克,如果是鮮山楂則為(wei) 5至6克。炙甘草5至6克,陳皮2至5克,桂花3至5克。
煙熏後的烏(wu) 梅比較硬,難出味。可以先把它蒸軟了,再把肉剝下來,扔了核再繼續煲就容易出味了。剝下來的烏(wu) 梅肉再與(yu) 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鍋中煲30—40分鍾即可。
一藥:大山楂丸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蘇金和主管中藥師推薦一款中成藥——大山楂丸,有開胃消食的作用,可緩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積食導致的腹部脹滿、大便幹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等。
大山楂丸包含的三個(ge) 藥材都是消食藥,其中山楂善消肉食積滯,麥芽善消米麵食積,六神曲善化水穀宿食兼能醒脾和胃。三藥相配,可助消化、除油膩、健脾胃,適用於(yu) 肉、食、米、麵等多方麵引起的飲食積滯,飯後吃效果更好。(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劉慶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