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Z世代”戰在“疫”線顯擔當

發布時間:2022-05-12 14:1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西寧5月11日電 題:“Z世代”戰在“疫”線顯擔當

  新華社記者童昊、周盛盛

  清點和準備核酸檢測物資、給生活不便的老人買(mai) 菜送菜、幫隔離在家的居民扔垃圾、值守轄區內(nei) “三無樓院”……這是西寧市城西區西交通巷社區23歲社區工作者王梓瑾的抗疫日常。

  本輪疫情以來,王梓瑾和其他社區工作人員就睡在幾十平方米的辦公區裏,一天睡上三四個(ge) 小時。身為(wei) 一名年輕的基層工作者,王梓瑾開啟了“哪裏需要哪裏搬”的“萬(wan) 能”模式。“社區是最基層、也是最鍛煉人的地方,疫情對我來說既是磨煉,更是成長。”她說。

  清晨7點,城西區北苑小區核酸檢測點就出現王梓瑾忙碌的身影,拉隔離帶、貼一米線、掛采集碼……一刻不停,隻為(wei) 確保核酸檢測準時開始。

  “沒事的小姑娘,我身子骨硬朗得很,能和大家一起排隊,不給你們(men) 添麻煩了。”一位89歲的老奶奶婉拒了王梓瑾為(wei) 其開辟的綠色通道。核酸檢測工作任務緊、壓力大,但每每得到群眾(zhong) 的理解和關(guan) 切,王梓瑾便有了慰藉。

  5月6日至10日,西寧市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累計新增94例核酸檢測陽性感染者,高原古城西寧再次麵臨(lin) 疫情“大考”。在戰“疫”一線,不乏出生於(yu) 1995年至2009年的“Z世代”身影。

  平日裏熙熙攘攘的主幹道,此刻一片寂靜。“車輛不能通行,請您理解配合。”“大叔,您要去哪裏?”“麻煩來這裏登記一下信息。”……因疫情未能到校的“00後”警校學員張鴻傑,主動化身“大白”,正協助城西區五四大街派出所民警維護核酸檢測點秩序和轄區內(nei) 的日常巡邏。

  從(cong) 清晨到午夜,從(cong) 核酸檢測點到轄區內(nei) 的大街小巷,張鴻傑來不及休息,也不能按時吃飯。“疫情當前,我們(men) ‘00後’也不能置身事外。隻要勁往一處使就能匯成強大合力!”張鴻傑的臉龐稚氣未脫,語氣卻格外堅定。

  剛下火線,就上“疫”線。來城西區行知公園核酸檢測點之前,許生明一夜沒合眼,一直在處理一起突發火災災情。作為(wei) 西寧市城西區應急管理局的“95後”工作人員,4月初以來,他和妻子徐增英就一直奔走在抗擊疫情前線。“雖然工作地點相隔幾公裏,但我和媳婦已經一個(ge) 多月沒見麵了。”隔著護目鏡和麵罩,他滿是血絲(si) 的眼中有些濕潤。

  “見任務就上,見紅旗就扛。作為(wei) 新一代年輕人,我們(men) 必須在困難與(yu) 挑戰麵前挺身而出!”許生明說。

  “在此次疫情‘大考’麵前,全市廣大團員青年自覺聽從(cong) 黨(dang) 和人民召喚,主動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當先鋒、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用實際行動擦亮了奮鬥的青春底色。”共青團西寧市委書(shu) 記魯青和說。

  在西寧,“Z世代”奮戰在“疫”線,用青春力量傳(chuan) 遞愛與(yu) 光芒。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