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太行山區開花調:好日子歌裏過

發布時間:2022-05-25 13: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治5月23日電 題:太行山區開花調:好日子歌裏過

  作者 高瑞峰

  農(nong) 耕文化、紅色文化孕育滋養(yang) 的開花調,以淳樸、原生態的唱腔,唱出了太行山區人的喜怒哀樂(le) 。時代變遷,唱詞更新,不變的是,人們(men) 對“好日子歌裏過”不曾止步的追求。

  “山圪梁梁開花地生金,黃澄澄的小米富了人……”23日,山西省武鄉(xiang) 縣群眾(zhong) 藝術館,開花調藝人王買(mai) 軍(jun) 與(yu) 房素芬搭檔排練新編唱曲。38歲的王買(mai) 軍(jun) 唱開花調已有20多年,他說,“從(cong) 小聽著媽媽的開花調長大。”

  開花調風行於(yu) 太行山區武鄉(xiang) 、左權、襄垣、沁縣等地,因唱詞以“開花”為(wei) 比興(xing) ,故名。其比興(xing) 廣泛,花草樹木、衣食起居、五穀雜糧等,均可“開花”起興(xing) 作比。

  如“山藥蛋開花,結圪蛋、圪蛋親(qin) ”“油燈燈開花一點明,小酒盅挖米不嫌你窮”等,唱詞多用“圪梁”“圪蛋”等方言詞匯,耳熟能詳,地域藝術特色鮮明。

  “開花調起源於(yu) 何時,已無文獻可考,據流傳(chuan) 的幾首開花調唱詞,‘葵花開花頂頂黃,窮人們(men) 都向李闖王’‘核桃樹開花半夜開,李闖王替咱打老財’等推斷,明代或更早時期已在傳(chuan) 唱。”武鄉(xiang) 縣群眾(zhong) 藝術館館長李星光介紹。

  一曲曲開花調,融入太行山的“山圪梁梁”。在武鄉(xiang) ,男女老幼都能以開花調哼唱出即興(xing) 唱詞。勞作時唱,紓解心情時唱,年輕男女談情說愛時唱,每逢年節、吉慶、紅白事等各種活動,更少不了開花調的助興(xing) 。

  心情愉悅,曲調是歡快的;生活艱辛,曲調是低沉的;幹勁十足,曲調是激昂的……吟唱的是心聲,反映的是生活。李星光說,開花調是勞動人民的心聲表達,在武鄉(xiang) 曆史上的不同時期,留下深刻烙印,是研究武鄉(xiang) 風土人情、社會(hui) 變遷一個(ge) 很好的載體(ti) 。

  “男人擔一擔,女人挎一籃,今天逃難往出走,甚時往回返”唱出了困難時期逃難討生活的哀婉悲傷(shang) ;“你在那圪梁俺在溝,想和俺拉話哥哥呀招招手”唱出了青年男女的愛戀……抗日戰爭(zheng) 時期,開花調進入繁榮時期,《當不了英雄別登門》《送情報》等唱響太行山,成為(wei) 宣傳(chuan) 動員民眾(zhong) 抗日救國的利器。

  進入新時代,開花調與(yu) 時俱進,脫貧致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創新曲目應時而生。李星光介紹,原生態的開花調不用舞蹈、樂(le) 器,沒有專(zhuan) 人作詞、作曲。發展至今,曲調、唱法、伴奏等均有改變。

  如今,開花調的演出場所從(cong) 田間地頭走向舞台,在武鄉(xiang) ,房素芬、王買(mai) 軍(jun) 等一批民間藝人成長起來。房素芬說,“唱了三四十年的開花調,我喜歡唱,人們(men) 喜歡聽,生活有樂(le) 趣,還有收益。”

  “向日葵花兒(er) 朝陽開,擺脫貧困咱老百姓富起來”“芝麻開花節節高,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活越過越好”……舞台上,王買(mai) 軍(jun) 與(yu) 房素芬渾厚高亢、極具穿透力的歌聲傳(chuan) 來。(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