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將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於文物保護
央廣網北京5月26日消息 據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海澱區文旅局消息,日前,北京海澱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推進會(hui) 以視頻會(hui) 議的形式召開。海澱區文旅局局長陳靜匯報了海澱區創建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工作的總體(ti) 進展、工作亮點及存在的問題。
陳靜介紹,示範區建設中將實施“文物+科技”創新亮點工程——將文物保護綜合管理係統嵌入城市大腦工作,把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技術應用到文物保護的各個(ge) 環節,基於(yu) 實時動態數據實現文物管理事件的AI閉環管理,通過調取實時文物圖像,對文物發生的失火、位移、坍塌、人員靠近等都可以做到及時發現,立即處理;通過與(yu) 區公安分局、消防支隊、城市管理等部門有效聯動,實現對文物從(cong) 發現預警、到巡查處置、再到確認歸檔的全流程閉環管理;通過實時感知、主動研判、及時通知、及時安排和調整工作計劃,極大提高工作人員辦事效率,從(cong) 而達到對文物巡查的智能化,實現文物保護的“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
北京市文物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陳名傑就示範區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進一步完善體(ti) 製機製建設,加強定期調度和溝通協作機製;不斷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在文物預防性保護和考古方麵開展有益探索;加強公眾(zhong) 參與(yu) ,市區兩(liang) 級加強溝通協作,加強對示範區創建經驗的總結和梳理,實現創建亮點成果共享。
根據海澱區政府公布的《北京海澱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三山五園是對位於(yu) 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園林為(wei) 代表的各曆史時期文化遺產(chan) 的統稱。“三山”指香山、玉泉山、萬(wan) 壽山,“五園”指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將建設成為(wei) 國家曆史文化傳(chuan) 承典範區,全麵挖掘、係統保護各類文化遺存,加大文化內(nei) 涵研究闡釋力度,豐(feng) 富文化遺產(chan) 展示利用的科技手段,彰顯三山五園地區的文化魅力和影響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