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讓鄉土文化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2-05-26 14:45: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鄭海鷗

  “放下斧頭當導遊,小康生活不用愁”——內(nei) 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有一個(ge) 林區,村民從(cong) 前以伐木為(wei) 生,近年來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大家吃上了“旅遊飯”,於(yu) 是新年伊始寫(xie) 下了這副對聯。紅彤彤的宣紙上,寫(xie) 滿了濃濃的幸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xiang) 村旅遊不破壞山水又“賣”山水,村民不離故土又增收入,在家門口就走上致富路。湖南十八洞村、貴州花茂村等積極發展鄉(xiang) 村旅遊,許多村民開起鄉(xiang) 村民宿、農(nong) 家樂(le) ,賣起農(nong) 家飯、土特產(chan) ,實現資源變資產(chan) 、文化變收入。河北德勝村、江西神山村等都由曾經的貧困村變成了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

  進入新時代,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旅遊需求持續較快增長,鄉(xiang) 村旅遊的魅力更加突出。“到鄉(xiang) 村去旅遊”已經成為(wei) 一種生活方式。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走進大自然、走進農(nong) 村尋找精神家園,是鄉(xiang) 村旅遊不可替代的重要價(jia) 值。不少人渴望改變高樓大廈、喧囂吵鬧的生活常態,換之以寄情山水、尋味傳(chuan) 統。許多鄉(xiang) 村風光秀美、生態宜人、文化資源富集,自然成為(wei) 旅遊目的地。

  鄉(xiang) 村旅遊的熱度逐年攀升,離不開國家的頂層設計和示範引領。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等17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鄉(xiang) 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並研究起草關(guan) 於(yu) 推動鄉(xiang) 村旅遊高質量發展、促進鄉(xiang) 村民宿發展的相關(guan) 文件,加強政策保障。此外,文化和旅遊部推出了400多條鄉(xiang) 村旅遊精品線路,遴選出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鄉(xiang) )100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1199個(ge) ,吸引更多的遊客體(ti) 驗鄉(xiang) 村旅遊。

  著眼未來,鄉(xiang) 村旅遊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須豐(feng) 富優(you) 質供給,著力提質增效。既要滿足遊客對食品安全、衛生安全的需求,對鄉(xiang) 村民宿在建築、消防、治安等方麵存在的隱患也要加強規範和指導。此外,各地要推進差異化發展,依托各具特色的山水風貌、曆史文化、民族風情,注入文化內(nei) 涵、創意設計元素,打造特色鮮明的旅遊項目。各地還應尊重鄉(xiang) 村旅遊企業(ye) 市場主體(ti) 地位,推動鄉(xiang) 村旅遊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品牌化發展。

  培養(yang) 、引進、留住人才是鄉(xiang) 村旅遊持續發展的力量之源。令人欣喜的是,不少曾經外出務工的年輕人紛紛回鄉(xiang) ,他們(men) 了解城市的需求及鄉(xiang) 村的優(you) 長,於(yu) 是種植綠色瓜果,包裝特色產(chan) 品,保護祖傳(chuan) 老屋,傳(chuan) 承傳(chuan) 統儀(yi) 式……田間地頭,生機盎然。

  需要強調的是,發展不能丟(diu) 掉根本。鄉(xiang) 村旅遊的特色在於(yu) 自然、傳(chuan) 統和本真,所以要始終將綠色作為(wei) 底色,始終將鄉(xiang) 土氣作為(wei) 特色,並且致力於(yu) 通過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助力人居環境更好、更美、更清潔。多措並舉(ju) ,讓鄉(xiang) 土文化更好地傳(chuan) 承弘揚,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