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戰疫錄)上海公衛專家:科學施策精準救治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
中新網上海6月5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市公共衛生臨(lin) 床中心副主任沈銀忠4日晚間表示,新冠病毒仍在動態變化中,病毒傳(chuan) 播越廣,發生變異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們(men) 和新冠病毒交手兩(liang) 年多來,有了更好的快速識別的技術手段,在臨(lin) 床上總結出若幹行之有效的施治策略。”
由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市衛生健康委主辦,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hui) 辦公室、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等承辦的“公共衛生大家談”係列講座活動第四期4日晚間舉(ju) 行,聚焦“科學施策精準救治全力構築公共衛生安全屏障”。
沈銀忠表示,與(yu) 其他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相比,奧密克戎變異株可謂“詭計多端”:看似毒力有所下降,臨(lin) 床上的感染類型也以輕型和無症狀感染者為(wei) 主,但是傳(chuan) 播力和傳(chuan) 播速度令人瞠目結舌,加上極具隱匿性,使得防控工作困難重重。
沈銀忠介紹,臨(lin) 床治療的目標是防止輕症患者重症化,特別關(guan) 注“老少孕重”,重點保護脆弱人群。據了解,醫生會(hui) 對新冠病毒感染者者進行病情評估,確定臨(lin) 床類型,判斷是否具有重症危險因素。然後,醫生會(hui) 對感染者進行分層收治,對於(yu) 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給予對症治療,包括:加強營養(yang)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以及心理支持等;非重症但具有進展為(wei) 重症可能的患者,盡快采取抗病毒藥物治療;重症或危重症(患者出現了呼吸係統問題、其他髒器損傷(shang) )患者的臨(lin) 床救治相對複雜,一般倡導“一人一策,多學科合作,中西醫協同救治”。
本輪疫情中,上海出現大量無症狀感染者,盡管他們(men) 沒有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臨(lin) 床症狀,但是核酸檢測陽性,並且具有傳(chuan) 染性。中國對“無症狀”和輕症患者都實行“四集中”治療策略,即,“集中患者、集中專(zhuan) 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沈銀忠指出,實踐證明,這一舉(ju) 措不僅(jin) 有效阻斷了疾病傳(chuan) 播,也大大提高了疾病救治的效率。
新冠病毒治愈後體(ti) 內(nei) 有了抗體(ti) ,是否會(hui) 重複感染?沈銀忠表示,一般來說感染新冠病毒後1-2周會(hui) 逐漸產(chan) 生抗體(ti) 。康複患者短期內(nei) 基本不會(hui) 出現再次感染的情況。不過,隨著時間延長,抗體(ti) 水平會(hui) 有所下降,且毒株在不斷變異。他倡導康複患者在治愈半年後進行疫苗接種,以保護自身健康。
有的新冠患者康複後仍會(hui) 出現一些非特異的不適症狀,如:乏力、咳嗽、呼吸功能下降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後遺症”。這位專(zhuan) 家告訴民眾(zhong) ,不要過於(yu) 擔心,研究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症狀會(hui) 逐漸消失,且不會(hui) 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曬太陽可以殺死新冠病毒嗎?沈銀忠坦言,多喝水、多曬太陽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不能直接殺死病毒。如果要滅活新冠病毒,溫度需達到56℃並且持續30分鍾以上。
“公共衛生大家談”係列講座圍繞公共衛生重點知識,邀請公共衛生領域權威專(zhuan) 家、知名學者集中回答民眾(zhong) 關(guan) 心的防疫防護熱點問題。
上海市臨(lin) 床檢驗中心副主任——居漪主任技師在係列講座中介紹,新冠病毒的檢測手段根據不同的檢測對象和技術方法,可分為(wei) 三類:實驗室檢查、病原學檢查和血清學檢查。核酸檢測的特異性和靈敏度高,目前是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標準”。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檢測手段是否有效?居漪說,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突變主要集中在S基因上,而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靶標選取的都是新冠病毒保守基因片段,如ORF1ab基因、N基因等,並不會(hui) 影響核酸檢測結果。她直言,由於(yu) 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特點是“隱匿性強、傳(chuan) 播速度快、傳(chuan) 播力強”,且全人群易感。在疫情管控難、風險點位不明確的情況下,“抗原篩查+核酸確診”這套組合拳,可以盡快發現病毒蹤跡,更快更準阻斷傳(chuan) 播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