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長假連雲港市旅遊消費市場加速回暖
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港城市民紛紛走出家門,充分釋放假期休閑娛樂(le) 需求。據統計,假期我市共接待遊客112.5萬(wan) 人次;重點監測的46家商貿流通企業(ye) 實現銷售額7110.7萬(wan) 元,同比增長10%,客流量86.5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9.3%,銷售額和客流量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端午假期,我市在堅決(jue) 築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基礎上,以做好假日經濟為(wei) 抓手,紮實有效推進市場保供和促消費各項工作,假日期間消費市場運行穩定有序。
隨著我市服務業(ye) 全麵複商複市,各大商貿企業(ye) 積極搶抓節日帶來的消費機遇,紛紛開展豐(feng) 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消費宣傳(chuan) 和促進活動,全市消費市場迎來利好。根據我市重點監測的46家商貿流通企業(ye) 的銷售數據,我市端午假期消費較日常出現大幅上升。其中,城區消費集聚效果明顯,海州區重點商超實現銷售額4919萬(wan)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2%,較日常平均銷售額增長62.3%;客流量53.1萬(wan) 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94%,較日常平均客流量增長121%。
餐飲行業(ye) 也迎來恢複性增長,各餐飲場所營業(ye) 狀態已基本恢複到疫情前訂滿排隊狀態。據不完全統計,全市餐飲業(ye) 企業(ye) 營業(ye) 額環比增長22%,外賣餐飲訂單日環比增長16.62%,消費者活躍度日環比增長28.6%。
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各商家也緊抓換季時機,力推夏季商品上櫃銷售,除往常的夏季服裝、涼席蚊帳、防曬霜等時尚類商品和啤酒、冷飲等食品以外,電扇、空調等家電類商品尤其是低能耗的綠色家電也掀起銷售熱潮。
文旅市場穩步複蘇
端午假期,我市文旅市場穩步複蘇,各大旅遊景區客流增長顯著。據市文化和旅遊大數據平台綜合監測分析,端午假期全市接待遊客112.5萬(wan) 人次。其中納入監測的61家旅遊景區(點)和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共接待遊客46.75萬(wan) 人次,較今年五一期間恢複程度提高36%。
假日期間,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guan) 於(yu) 端午假期文化和旅遊市場工作的各項部署要求,推出係列優(you) 質的文旅產(chan) 品,組織豐(feng) 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全力打造重磅文旅消費熱點,廣大市民和遊客樂(le) 享“文旅大餐”。
6月4日,連島景區舉(ju) 行了“2022年首屆連雲(yun) 港連島親(qin) 子星光露營節”,以端午為(wei) 主題,開展了沙雕、星光夜舞台、沙灘大露營等係列活動,吸引了80組家庭參加活動。伊甸園、青鬆嶺森林公園、帕蒂亞(ya) 葡萄莊園、拖拉機樂(le) 園、潮河灣等景區紛紛推出戶外露營、燒烤,龍蝦垂釣,鹿島公園、真人CS、端午食光等活動,吃農(nong) 家飯、宿農(nong) 家房、摘農(nong) 家果、體(ti) 驗星空帳篷成為(wei) 遊客出行的新選擇。
此外,假日期間,港城最具煙火氣的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已重磅回歸。民主路老街晚風文創夜市大集、鹽河古巷的海鮮燒烤排檔夜市、滿是“寶藏”的網紅後備廂夜集均吸引眾(zhong) 多市民和遊客盡情來放“粽”。
假期出行熱度回暖
端午小長假期間,多地景區、酒店及民宿再現久違的客流,由此帶動了出行客流量的複蘇。我市商務出行和旅遊出行也迎來客流高峰,共發送旅客約87.1萬(wan) 人次,其中城市客運量60萬(wan) 人次,道路、鐵路和民航發送客流量7.3萬(wan) 人次。
6月4日,端午小長假第二天,連雲(yun) 港高鐵站客流熙熙攘攘。據統計,小長假期間累計發送4.7萬(wan) 人次。“端午已過、暑期來臨(lin) ,這意味著旅遊旺季將要來臨(lin) 。旅遊行業(ye) 複蘇,會(hui) 帶動出行量的增加。”值班站長劉宏偉(wei) 介紹。
私家車自駕仍然是市民公路出行的最佳選擇,省內(nei) 高速日均流量約為(wei) 150萬(wan) 至169萬(wan) 輛次。道路客運方麵,截至6月5日14時,我市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斷麵平均日交通當量為(wei) 11307輛次,通行高峰期出現在6月3日。
市運輸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端午”假期相較“五一”假期的交通道路出行數據明顯有序恢複增長,僅(jin) 在道路客運方麵,日均投入班車運力增加123.7%,日均發送旅客趟次增加89.1%、日均客運量增加82.2%;旅遊包車的日均客運量增加116.2%。
民航方麵,國內(nei) 機票搜索熱度環比上漲67%,機票平均價(jia) 格較“五一”假期上漲48%。花果山機場進出港旅客迎來小幅上升,旅客出行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海口、沈陽、成都、昆明等城市,航班客座率都在85%以上。(記者王懷詩 徐黎一 王文 通訊員 朱建仁 茆廷軍(jun) 劉雅丹 李佃好 伏開磊 任敬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