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普查收錄二百餘個非遺項目
光明日報眉山6月8日電(記者周洪雙 通訊員姚永亮)四川省眉山市8日召開非遺記錄和普查成果發布會(hui) ,發布了眉山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搶救性記錄成果和眉山非遺普查成果,眉山市文旅局與(yu) 眉山市檔案局還簽署了《眉山非遺檔案共建合作協議》,並由眉山市非遺保護中心將非遺檔案移交給眉山市檔案館。據悉,文化部門與(yu) 檔案部門創新開展非遺檔案共建共管工作,實現“非遺資源共享,統籌合理利用”,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眉山是大文豪蘇東(dong) 坡的故鄉(xiang) ,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曆史古城。在眉山,一項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曆經歲月,光彩依舊——青神竹編巧奪天工,東(dong) 坡肘子香飄四海,抬工號子音韻鏗鏘,木刻精雕細琢,火繪筆走龍蛇,泥塑栩栩如生,山歌情深意長,瑞峰端午龍舟一漿浪花耀古今,洪雅五月台會(hui) 一場大戲唱千年……
眉山是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普查試點市州。眉山非遺普查工作前後曆時3年,普查隊伍克服了種種困難,走村入戶,不漏村鎮,不漏種類,不漏項目,無一遺漏地完成了眉山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非遺普查工作。
截至目前,眉山非遺普查成果共計221個(ge) ,其中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18個(ge) ,市級66個(ge) 、縣(區)級137個(ge) ,涵蓋了民間文學、傳(chuan) 統音樂(le) 、傳(chuan) 統舞蹈、傳(chuan) 統戲劇、曲藝、傳(chuan) 統美術、傳(chuan) 統技藝、傳(chuan) 統醫藥、民俗和傳(chuan) 統體(ti) 育、遊藝與(yu) 雜技等非遺類別;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1人、省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22人(現在世19人)、市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114人(現在世99人)、縣(區)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254人。
眉山同時也是四川省率先啟動市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的市州。2021年啟動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搶救性記錄項目工作,前後曆時1年,現已完成全市15位78歲以上市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搶救性記錄相關(guan) 工作,其中90歲以上傳(chuan) 承人3位。一年來,共拍攝非遺實踐片、口述片、傳(chuan) 承教學片、綜述片視頻56.9小時,錄製傳(chuan) 承人口述史音頻59.8小時,整理口述史文稿39.3萬(wan) 字;收集紙質文獻136件,各類電子文獻238件,實物文獻254件,圖片4621張,精選圖片428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