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把手談科技文化】堅持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

發布時間:2022-06-14 15: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把手談科技文化】

  作者:許勤(中共黑龍江省委書(shu) 記)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黑龍江是科教大省,有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等78所高等院校、226個(ge) 獨立科研院所、40位兩(liang) 院院士,科技資源豐(feng) 富、創新底蘊深厚。前不久召開的我省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明確提出建設“創新龍江”的目標,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全麵部署。新起點上,我們(men) 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切囑托,堅持把振興(xing) 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產(chan) 業(ye) 變革大趨勢、集聚人才大舉(ju) 措,深入實施科教振興(xing) 計劃、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計劃、人才振興(xing) 計劃,為(wei)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持科技第一生產(chan) 力,在戰略性關(guan) 鍵性領域鍛造更多“國之重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近年來,我省科技創新成果為(wei) 載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測、奮鬥者號深潛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中國一重、哈電、哈飛等“國寶級”企業(ye) 技術研發處於(yu) 世界領先地位。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國家安全,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強化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加強基礎性、原創性、引領性研究,充分發揮我省科教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技術優(you) 勢,在數字技術、生物技術、智能裝備、現代農(nong) 業(ye) 、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zhuan) 項,努力取得更多戰略性關(guan) 鍵性科技成果。強化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申請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領域國家實驗室,在頁岩油、空間科學、石墨(烯)新材料、信息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積極創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培育更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強化科技力量協同創新,優(you) 化配置科研院所、高校、企業(ye) 科技資源,組建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構建龍頭企業(ye) 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ti) 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ti) ,提升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科技和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

  堅持創新第一動力,在未來科技和產(chan) 業(ye) 發展上塑造更多競爭(zheng) 優(you) 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製定實施了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等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著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努力在前沿領域“換道超車”。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瞄準未來科技和產(chan) 業(ye) 發展製高點,奮力跑出創新引領振興(xing) 發展的加速度。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強化數字賦能、設計賦能、創新賦能,大力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加快推進生物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化應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推動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向中高端邁進,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新藍海、生物經濟新基地、冰雪經濟新標杆、創意設計新高地。加快推進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實施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ye) 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專(zhuan) 項行動,強化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服務鏈、資金鏈有效對接,建設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ye) 生態圈,推動科技成果高水平創造和高效率就地轉化。加快推進區域創新載體(ti) 建設,高標準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哈爾濱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佳木斯國家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加快提升各級各類高新區、經開區、專(zhuan) 業(ye) 園區發展能級和水平,實現從(cong) 科技強到企業(ye) 強、產(chan) 業(ye) 強、經濟強。

    堅持人才第一資源,在構建開放創新生態上實現更多實質性突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關(guan) 鍵的因素。前不久,我省出台的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實施意見和龍江人才振興(xing) “60條”政策措施,以最積極、最開放、最具含金量的人才政策,充分展示了“廣聚天下英才”的誠心和氣魄。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著力優(you) 化人才發展環境,全麵落實人才振興(xing) 各項政策措施,深化人才發展和科技體(ti) 製改革,創新人才管理、評價(jia) 、流動、使用和激勵機製,最大限度向用人主體(ti) 授權,最大力度為(wei) 人才鬆綁,最大程度為(wei) 人才服務,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形成龍江人才振興(xing) 的“強磁場”。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精準實施龍江戰略科學家頭雁、科技英才春雁、卓越工程師等支持計劃,推進人才與(yu) 創新平台、科技任務一體(ti) 布局、一體(ti) 發展,加快構建各具特色、相互協同的人才聚集區,壯大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培育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主力軍(jun) 。著力擴大人才合作交流,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強化“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和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設,支持高水平大學和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開展國際科研合作和協同創新,參與(yu) 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努力建設全國創新發展策源地、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和東(dong) 北亞(ya) 創新交流合作基地,讓更多海內(nei) 外優(you) 秀人才匯聚龍江、紮根龍江、建功龍江,為(wei) 科技強國建設作出龍江貢獻。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