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中俄兩國人民心靈溝通的平台
6月10日,初夏的莫斯科微風徐徐。市中心紅場,人們(men) 三五成群,享受著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為(wei) 慶賀“俄羅斯日”而搭建的大型音樂(le) 會(hui) 舞台已基本完成,到處洋溢著節日前的忙碌、喜慶。而距此不遠,莫斯科久負盛名的環球書(shu) 店裏,百餘(yu) 名中俄人士聚集一堂,參加俄中作家俱樂(le) 部發布會(hui) 暨《從(cong) 俄羅斯到北京——李莎回憶錄》讀者見麵會(hui) 。見麵會(hui) 上,俄中兩(liang) 國作家、友好活動人士、文學愛好者積極互動,共同度過了一個(ge) 愉快的夜晚。
交流平台 夢想成真
俄羅斯尚斯國際出版傳(chuan) 媒集團(以下簡稱“尚斯”)和環球書(shu) 店5月20日聯手成立了俄中作家俱樂(le) 部。俱樂(le) 部的宗旨是打造兩(liang) 國作家交流合作的平台,增進俄羅斯和中國作家互動,促進雙方文學交流,增進兩(liang) 國作家友誼,加強雙方社會(hui) 各界聯係,為(wei) 作家會(hui) 員從(cong) 事創作、評論及其他文學活動創造良好環境氛圍。
俱樂(le) 部共同創始人來自中俄兩(liang) 國,其中包括中國著名作家王蒙和何建明,俄作家與(yu) 出版商協會(hui) 聯合會(hui) 主席、國家杜馬文化委員會(hui) 第一副主席沙爾貢諾夫,俄外交學院前院長巴紮諾夫,俄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發言人紮哈羅娃,俄外交部無任所大使、俄中友協副主席巴爾斯基,作家、散文家科茲(zi) 洛夫,東(dong) 方學家、俄作協董事會(hui) 秘書(shu) 巴維金等。
俱樂(le) 部董事長、尚斯總裁穆平在活動中難掩激動,深情地講述了成立俱樂(le) 部的初衷與(yu) 願景,“我之所以來到俄羅斯從(cong) 事出版工作,與(yu) 從(cong) 小就接觸蘇聯文學有很大關(guan) 係。蘇聯文學在中國影響深遠,我和同齡人是讀著蘇聯文學作品成長的,我相信文學的力量持久而強勁。成立這樣一個(ge) 俱樂(le) 部,使其成為(wei) 中俄兩(liang) 國作家和文學愛好者的交流平台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天,這個(ge) 夢想終於(yu) 成真了”。
“人民藝術家”王蒙、環球書(shu) 店總經理葉謝尼金分別發來視頻致辭,對俱樂(le) 部的成立表示祝賀。王蒙表示,中國作家不僅(jin) 了解俄羅斯文學,而且對其懷有深厚情感。普希金、果戈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中國廣為(wei) 人知。而眾(zhong) 多中國文學名作,包括李白和杜甫的詩歌、《紅樓夢》等都已被譯成俄語。
巴爾斯基熱愛中國文化,對中國漢字有著獨到理解。他說,俄中元首在今年2月的聯合聲明中宣布兩(liang) 國友誼“沒有止境”,“今天世界上的對抗不僅(jin) 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也在文化領域。俄中兩(liang) 國人民需要更好地了解彼此,俄中作家俱樂(le) 部這一平台將服務於(yu) 這一目標”。
首場活動 精彩紛呈
《從(cong) 俄羅斯到北京——李莎回憶錄》讀者見麵會(hui) 是俱樂(le) 部舉(ju) 辦的首場活動。作為(wei) 活動嘉賓,李立三與(yu) 李莎之女——著名翻譯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李英男與(yu) 現場聽眾(zhong) 進行了精彩分享。
翻閱該書(shu) ,李莎寫(xie) 於(yu) 2013年6月的一段“致俄羅斯讀者”讓讀者知曉該書(shu) 的出版始末。20世紀90年代初期,李莎開始醞釀書(shu) 稿。她利用工作之餘(yu) ,幾年內(nei) 完成了第一部分。2006年,由於(yu) 身體(ti) 原因,寫(xie) 作陷入困境。這時,作為(wei) 大女兒(er) 的李英男用錄音機記錄了故事的第二部分,並查閱檔案材料對整本書(shu) 進行了補充,還將其加工翻譯成中文。2009年春天,在李莎95歲壽辰之際,圖書(shu) 中文版在中國麵世。為(wei) 推出俄語版,李莎此後進行了細致修改。她在2018年由尚斯推出的該書(shu) 俄文版“致俄羅斯讀者”中寫(xie) 道,“在中國生活這麽(me) 多年,經曆了兩(liang) 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我明白俄羅斯讀者會(hui) 對不同的視角、細節感興(xing) 趣。所以,讀者看到的這一版中,第一章有關(guan) 我童年的內(nei) 容進行了重大修改……第二部分則更多地關(guan) 注中國社會(hui) 的日常生活,中國人的生活、行為(wei) 特點等。隨著俄羅斯對東(dong) 方偉(wei) 大國家的興(xing) 趣增長,我相信這些細節以及整本書(shu) 將有助於(yu) 細心讀者更深入地研究中國人的生活,更好地了解中國人的曆史和心態……”。
多年來,李英男一直致力於(yu) 推動中俄人文領域交流。2019年,在光明日報社與(yu) 俄羅斯塔斯社共同舉(ju) 辦的“中俄互評人文交流領域十大傑出人物”活動中,她被俄方評委會(hui) 評選為(wei) 中方十大傑出人物之一。在本場活動中,她不僅(jin) 講述了其父親(qin)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間參加在莫斯科郊外五一村召開的中共六大的細節,還談及了父母的愛情故事以及圖書(shu) 的創作過程。娓娓道來裏的真情實感,讓所有在場聽眾(zhong) 為(wei) 之感動。隨後,俄中友好協會(hui) 主席加琳娜·庫裏科娃、俄功勳藝術活動家伊琳娜·紮哈羅娃等人紛紛上台發表自己的感想。
俱樂(le) 部計劃每月至少舉(ju) 辦一次中國或俄羅斯文學作品發布會(hui) 活動。李英男教授的精彩“開場”,確定了俱樂(le) 部今後活動的模式。熱心中俄文學交流的伊琳娜說,“靚麗(li) 的開始,一定會(hui) 有靚麗(li) 的前景”。
文學互動 任重道遠
眾(zhong) 所周知,文學作品是展現民族精神的窗口,是促進國際交往、加深相互了解的紐帶。中國和俄羅斯都有著悠久的文化傳(chuan) 統,兩(liang) 國人民都為(wei) 本民族擁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深感自豪。以文學作媒介,能讓中俄兩(liang) 國人民更加相互了解,加強彼此之間的傳(chuan) 統友誼。
中俄兩(liang) 國文學交流曆史悠久。2016年,光明日報社與(yu) 塔斯社曾聯合舉(ju) 辦“在中國最有影響的十部俄羅斯文學作品和在俄羅斯最有影響的十部中國文學作品評選”活動。從(cong) 評選結果來看,加強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對彼此國家現當代文學的了解仍然任重道遠。
穆平告訴記者,成立於(yu) 2010年4月的尚斯自2016年進入發展快車道後,出版圖書(shu) 的種類從(cong) 中國文化、文史類以及漢語學習(xi) 類向文學類拓展。從(cong) 北京出版集團引進的文學作品《人生》,成為(wei) 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講授中國現代文學的授課用書(shu) 。本月,尚斯翻譯出版的何建明作品《革命者》榮獲俄羅斯出版商協會(hui) “2021年度最佳圖書(shu) 獎”,成為(wei) 多年來首次獲得該獎項的外國作家作品。
活動結束時,不少人仍依依不舍,紛紛希望通過俱樂(le) 部平台和活動,讓更多的中俄讀者了解對方國家的作家和文學作品。當聽到“等疫情完全結束後,俱樂(le) 部每年將努力促成至少兩(liang) 批兩(liang) 國當代作家互訪交流”的消息時,大家都開心地笑了。
(光明日報莫斯科6月13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