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蔥蘢景物新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時光匆匆,又到了夏至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90度,陽光直射地麵的位置達到一年的最北端,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節氣。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的日影最短。《恪遵憲度抄本》中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的意思是極致。過了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麵,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夏至時節,烈日炎炎,太陽是當然的主角,它將自己的火熱毫無保留地灑向大地,展示著夏天的威猛和強勁,將世間生命的熱情推向了極致。此時植物瘋長,大地被綠色鋪滿。瓜果琳琅,蟬鳴激越,荷香清遠。青蛙坐鎮池塘,呱呱地開始大合唱。“過雨頻飛電,行雲(yun) 屢帶虹”,小溪變得豪邁起來,浩浩蕩蕩奔赴遠方。
夏至的田野生機勃勃,新長出的秋苗享受著南風,沐浴著夏雨,可著勁兒(er) 往上拔節。江南的早稻開始抽穗,北國的棉田逐漸結鈴開花。伴隨著農(nong) 作物的旺盛生長,各種雜草與(yu) 害蟲也迅速滋長蔓延。抓緊中耕除草防蟲,是夏至時節非常重要的增產(chan) 措施。農(nong) 諺:“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yang) 下毒蛇咬。”所以,“夏管一張鋤”“到了夏至節,鋤頭不能歇”。盡管熱浪襲人,田間鄉(xiang) 野隨處可見不辭辛苦揮汗勞作的身影。
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曆來很受人們(men) 的重視。民間夏至習(xi) 俗有祭神祀祖、吃麵條、洗艾澡、給牛改善夥(huo) 食(煮麥仁湯喂牛)等。
“冬至餃子夏至麵”,夏至吃麵有嚐新的意味,此時小麥已收獲,新麥麵擀成的麵條格外香美。麵條的長,也象征著夏至白晝時間長,日子長長久久。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唐代詩人權德輿的詩句告訴我們(men) :事物都在發展變化著,天上鬥轉星移,地上四季更迭交錯運行。雖然夏日如烈火,卻意味著陽盛之極必陰生。夏至之後,陰氣開始萌動,預示著秋冬慢慢會(hui) 到來。明代劉基因此感慨:“夏至陰生景漸催,百年已半亦堪哀。”情調偏於(yu) 低沉。我更喜歡清人陳恭尹的詩句:“一歲算來今夕短,老夫猶為(wei) 幾回興(xing) 。”陰陽本是一體(ti) 兩(liang) 麵,相伴相生,其運動變化構成事物發展的內(nei) 在動力。四季更替,一個(ge) 時節有一個(ge) 時節的特點和魅力。當下,讓我們(men) 接受並感謝盛夏的慷慨和熱情。(程天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