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片童心向祖國(新作評介)

發布時間:2022-06-23 15:3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曾平標、廖子馨的長篇兒(er) 童紀實文學《中國的孩子》從(cong) 孩子視角切入,全麵立體(ti) 地展現出澳門對祖國母親(qin) 的深厚情感和赤子情懷。作者以紀實手法,追溯聞一多當年創作《七子之歌》的曆史背景及經過,回顧澳門這個(ge) 遊子在1999年回到祖國母親(qin) 懷抱的曆程。作者也寫(xie) 澳門回歸之後,澳門孩子迅速融入祖國大家庭,了解熟悉祖國曆史和文化的故事,角度新穎。

  《中國的孩子》擅長運用典型事例來闡釋和表現作品主題。全書(shu) 采用的是一種串糖葫蘆式的結構,將10個(ge) 典型事例串聯起來,形成一個(ge) 文學故事矩陣,全方位展現澳門與(yu) 內(nei) 地情同手足、親(qin) 如一家、血濃於(yu) 水的同胞情誼。書(shu) 中講述了內(nei) 地為(wei) 澳門供水,在春節“水荒”時硬是“搶”出了2000多萬(wan) 立方米的“救命水”供給澳門;內(nei) 地傾(qing) 情建設智慧生態農(nong) 場,確保澳門百姓的“菜籃子”和飲食安全無憂等動人故事。作者也濃墨重彩地描寫(xie) 了澳門民眾(zhong) 對於(yu) 國家的認同。譬如,濠江中學在澳門回歸時升國旗,老校長杜嵐奶奶特別激動,把拐杖一丟(diu) 直奔升旗台而去;國旗手接受培訓時,國旗不慎滑落,國旗手立刻撲過去,將國旗牢牢舉(ju) 起,避免觸地;澳門的學校與(yu) 貴州的學校結為(wei) “姐妹學校”,進行對口幫扶,提升辦學條件;澳門孩子主動學習(xi) 粵劇,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共唱《七子之歌》等。作者善於(yu) 用兒(er) 童視角、兒(er) 童語言講故事,回憶曆史,給讀者以親(qin) 切感和親(qin) 和力,有力體(ti) 現了愛國主義(yi) 教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熏陶與(yu) 培育。

  《中國的孩子》真實呈現澳門孩子的家國情懷,生動表現了澳門與(yu) 祖國永遠不可分割的主題,彰顯國家認同、高揚愛國主義(yi) ,是一部弘揚主旋律、傳(chuan) 遞正能量的優(you) 秀作品。

  (作者李朝全係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研究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